1905电影网专稿本周电影频道《佳片有约》栏目,就让我们走进《德克萨斯的巴黎》,感受第3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得主的魅力吧!公路电影的缘起一望无际的白色戈壁、正在行走的眼神茫然的人……当你走进公路电影《德克萨斯州的巴黎》,映入眼帘的第一幕便是这幅画面。
“新德国电影四杰”之一的大导演维姆.文德斯,在上世纪80年代要拍一部以欧洲人视角来表现美国人生活的电影,开拍之初,文德斯迟迟找不到理想的拍摄地点,编剧山姆夏普德告诉他:“在德州便能看到美国的一切”,于是他们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找到一个地方,叫巴黎,这个美丽片名由此而来。
维姆·文德斯作为导演在1984年电影《德州巴黎》中展现出的卓越才华。通过分析他的导演风格、对现实与梦幻的表达,以及对电影艺术的贡献,我们将深入了解文德斯如何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造力塑造出令人难忘的电影作品。
上午的阳光不情不愿地斜照在路上和行人身上。可以说是早春,也可以说是冬末,反正还是很冷。旁边一家小小的专科医院,门诊开在路边,排队等候的人缩在衣领里、围巾里、帽子里,占据了半个人行道。一个穿着干净棉衣留着利落短发的男青年穿过人群迎面走来。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海龙每年秋天,美国都有“哥伦布纪念日”。本来是个法定节假日,但因美国原住民(旧称印第安人)和非裔美国人以及南美、太平洋诸岛和众多海外移民近些年对这个节日的公开抗议和挑战,使它每年都过得不太平。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影视杂志相继介绍了一批欧美青春之星,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虽然她们的影视剧有的只有一两部在国内播映,有的甚至从没引进过,但她们出众的容貌,优美的身姿,靓丽的服装,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态,在读者面前,光彩照人,极具魅力。
无论是在早期默片,还是后来的歌舞片、剧情片等各种各样类型的电影里,城市一次又一次地打开在观众眼前,不但成为叙事背景,而且成为独一无二的角色1935年,上海电通公司出品、袁牧之导演的电影《都市风光》,有一个饱含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开头:四个乡下人在火车站边上看“西洋镜”,透过镜头,他们
《合理的关系》,1994,纸上印刷 私人收藏《花边》,1992,布面油彩 私人收藏《表格与证书》 摄影/孙诗《理发3号——1985年夏季的又一个光头》 私人收藏展览现场之《灯光下的两个人》《读物》(局部),1990,书 私人收藏◎乌白展览: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