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永乐大典:西方打死也不会说的崛起奥秘,一册便价值3000万2020年在巴黎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两册中国明代的《永乐大典》副本拍出了812万欧元的天价,每册约合3000万人民币。这一事件不仅让世人再次关注这部珍贵的古籍,还引发了关于其原本下落及西方文明崛起之谜的讨论。
有一本书,从修订完成那一刻,就注定成为天下奇书,它就是“万书之书”——《永乐大典》。它的传奇之处,体现在涵盖古今、包罗万象的内容,全书共有11095册,收纳典籍7000余种,近3.7亿字。唯一的正本下落成谜,后世没有见到只字片纸,流传至今的数百册,也都是唯一副本的残余。
在我国古代社会晚期,有一套巨型类书,名为《永乐大典》,西方人都心向往之,甚至一册可值3200多万,这是为什么呢?这要从明朝第一个皇帝朱元璋讲起,朱元璋可以说是“乞丐皇帝”,自幼贫贱,既没有家世,又无文化。但是朱元璋对于科举、文化、书籍、教育却非常重视。
阅读此文前,小古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您的支持是小古坚持创作的动力,谢谢家人~你知道?法国巴黎拍卖会上,两册《永乐大典》以6490万人民币的高价被拍卖走!这部百科全书耗时五年完成,记录了古代东方大国的思想和技术,涵盖了天文地理、医术占卜、技艺等各个领域。
《永乐大典》是国家图书馆的四大专藏之一,也是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2019年以来,国家图书馆与全国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合作,线上线下开展“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巡展,备受公众欢迎。
读明朝那些事的时候,作者对《永乐大典》的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又听罗振宇的观点是,此书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都是单纯的抄,并且把民间的大量孤本收录上去,编成之后封存,按照这个说法,这个似乎对文化的破坏程度更大一些,不知各位什么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