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美术报 苏翔“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王维笔下的辋川欹湖,仿佛可以是世界上所有的湖,西湖也没有例外。孤山西麓,静倚西湖,沿着白堤一路过去,这里有一座古水潺潺、茂树松阴的近代园林,名曰西泠印社。
光绪六年, 1880 年,李叔同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大户人家。父亲李世珍是清朝同治四年的进士,与李鸿章、吴汝纶为会试同年,中进士后曾任吏部主事,不喜官场的长袖善舞,不久后便辞官返津经商,主营盐业,富甲一方。
李叔同1880年生于天津,五岁那年,父亲去世。十八岁时,娶妻俞氏,并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二十五岁时,母亲去世。这一年,他已有两个儿子(他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出生后不久即夭折)。也是在这一年,他考取了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于是,东渡日本。
古今中外频道为您提供李叔同和徽州诗妓李苹香的一段情缘的相关资料记载,更多有关李叔同和徽州诗妓李苹香的一段情缘的历史事迹,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古今中外专区。提起皖南名妓,人们马上会想到赛金花,而很少有人会知道李苹香。
1914年,由浙一师学生邱志贞等发起成立金石篆刻研究的文艺社团,定名乐石社,李叔同担任首任社长。从本期开始,本栏将连续推出《李叔同“印藏”中的乐石社学子》系列文章,通过对西泠印社“印藏”藏品中的印章文物,解读我国第一个在校师生组成的印学社团,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纵向去进一步了解李叔同的学生们在国家民族命运变迁中的人生,从莘莘学子的成长,到“华枝春满”的美学教育实践成果。
他不仅是《送别》的作词人和近代律宗的一代宗师,他还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在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在近代文化、艺术、教育、宗教领域里贡献了十三个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