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两场开幕会的主席台正中,悬挂的分别是国徽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徽标在3月4日晚上要进行一次更替工作。ToSun记者团来到人民大会堂,带您现场揭秘徽标更替工作是如何完成的。
供稿:团重庆市委大家对国徽都非常熟悉,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国徽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今天,团团菌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国徽的故事”……晚于新中国诞生细心的人会发现,1949年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并没有出现国徽。实际上,开国大典前,各界对应征的国徽方案都不满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代表着14亿人口的中华民族的标志,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庆典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国共产党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同志,庄严的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按下电动旋钮,全场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升起五星红旗,但唯独没有看到新中国国徽。
作者:桂林唐怡忠“长江黄河流淌心上,禾穗伴我成长,一幅画定格一个民族的模样,是我骄傲信仰……”。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首歌曲,不错的这就是电影《国徽》的主题曲——《国徽在上》。国徽是国家的象征,中国国徽的铸造又经历了哪些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徽》,走进国徽的铸造史。
马穆鲁克王朝(1250-1517)奥斯曼帝国埃及省(1854-186)埃及赫迪夫国(1881-191)埃及苏丹国(1914-1922)埃及王国(1922-1953)埃及共和国(1953-1958)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58-1972)阿拉伯联邦共和国(1972-1984)阿拉伯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