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排:青釉仰覆莲花尊、洋彩缠枝花纹蒜头瓶,下排: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汝窑天青釉洗、青花云龙纹罐。 国家博物馆供图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对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进行全面改陈和提升。专题展览“中国古代瓷器”“中国古代书画”等已完成改陈向观众开放。
来源:新华网 中国国家博物馆:淡季不淡 旺季更旺12月3日,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排队购买凤冠冰箱贴。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来博物馆看展览、看文物、感受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青睐。
上周我们带大家在众多极具代表性的文物中欣赏了战乱纷争、群雄割据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在一段段混乱的历史脉络中我们见证了诸多朝代的过往。然而,这段凌乱的历史终将会被终结,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即是国富民丰、逐渐走向辉煌的“隋唐五代时期”。隋“短命”的隋朝,其建立还要从北周说起。
各位观众:2023年“元旦”假期将至,为满足广大观众假日文化需求,中国国家博物馆2023年“元旦”期间开放时间安排如下:12月31日至1月2日(含周一)正常开放。开馆时间为9:00,停止入馆时间为16:00,闭馆时间为17:00。
近几年,博物馆游越来越火爆,到一座城市旅游,第一站到博物馆,已经成为旅游的常规安排。通过游览博物馆,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发展、风土人情,既是旅游的重要内容,也为旅游规划、路线提供了重要参考,一举两得。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内顶级博物馆,馆藏之丰富、藏品之精美,享誉世界。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高政3日透露,2024年进馆参观的3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达到62.09%,证明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亲近传统文化。“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博”专场活动12月3日在北京举行。
12月3日,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排队购买凤冠冰箱贴。这是国博凤冠文创雪糕(12月3日摄)。12月3日,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展览。12月3日,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参观展出的商代“后母戊”青铜方鼎。
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主题展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主题,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集中展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高超智慧、卓越能力,突出展示全国各地掀起的学习宣传贯彻热潮,使“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主题更突出、论述更完整、内容更丰富、表现手法更充分。
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同为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的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标志性建筑,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
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 王笑妃110多年历史,143万件藏品,中国国家博物馆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是国家博物馆的重要使命。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探寻它如何用文物讲好中国文化的故事。
12月3日,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排队购买凤冠冰箱贴。 这是国博凤冠文创雪糕(12月3日摄)。 12月3日,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 12月3日,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古代中国”基本陈列。
《复兴之路》作为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参观人数众多,展览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