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不少的旧日本军队大佐和少佐被击毙,不过现实中的作战难度其实要比影视剧中要大得多,1939年梁山战斗中,日军大队长长田敏江少佐被击毙,也是少数兵力相当条件下,取得全歼战果的战例,少佐相当于少校军衔,旧日本陆军中一般担任副联队长或者步兵大队长的职务,相当于编制1100人的大队中可能只有一位,“逮住暴打”的机会还是相对较少的,那么,旧日本海军的少佐,是什么职务呢?
日本这个国家的军衔制度有点特殊,虽然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一样,也实行等级制度,但又和其他国家不一样,比如,第一等军衔虽是将官军衔,但日本的将官军衔并没有常见的上将、中将和少将,而是分为幕僚长、将和将补,其中:
在日本帝国陆军中辎重兵科出身的高级将领可谓是凤毛麟角,根据日本历史学者、九州大学名誉教授山口宗之所著的「陆海军将校史的研究」一书中「辎重兵科士官考」章节记载,仅有14位辎重兵科出身的军官最终获晋为中将,由于辎重兵科从未有人获晋为大将,因此中将这一衔级也就成为了辎重兵科出身军官的最高军衔,以下就是统计名单:
抗日战争时期,很多日本人都被帝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洗脑,特别是那些日本军官,不仅被洗脑了,同时还想着建功立业,担任更高的指挥官。不过那个时候很多的日军都争着当大佐,而不是将军,这是为什么呢?日本大佐相当于中国什么军衔,又能够带多少兵?
本期文章来简单了解一下,在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的各级军衔和职位。在整个抗战期间,侵华日军使用过三套军衔章,比如早期的昭和五式、三十年代末的九八式、以及抗战末期的三年式,就以印象最深刻的昭和五式系列军衔章来说吧。
二战时期日军的军衔看上去十分特别,初一看还很唬人,有的人不知道是真不懂,而是把网友都当傻子,万分吹捧旧日本军衔,比如像《日军的大佐有多牛,给个少将都不换》,大肆吹捧日本的大佐级军官,说得好像天上有、地上无似的,而且传播量十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