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周建新摄影报道每天清晨,在世纪风广场的绿地上,总能见到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人在练习瑜伽。舒展、优雅、平衡、力量,高难度的动作常引得市民驻足观看,并不时地发出一声声惊叹。“林老爷子的身体太棒了,这些动作别说这个岁数的老人,就是年轻人也未必做得到。
劈叉、倒立、将腿抬到脑后……这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让年轻人来做也有一定难度,可是对于八旬老翁侯振山老人来说,都不算什么难事……清晨,在张家口宣化区公园里总能看到一位古稀老人做着优美的瑜伽动作,引得晨练的居民驻足观看,他就是瑜伽达人侯振山。
题 记 在我心里德高望重的许先生,曾是国家部委报社的总编辑,既是我的老领导,更是我的老朋友,年近90,他老伴儿老贺也80岁了,他们看了我在《今日头条》上发的系列文章《健康管理师》,希望我给他们推荐一个练瑜伽养生健身的方法。
张家口张北的玉狗梁村,全村人口不足120人,这里的老人最年轻的也有六十多岁了。村妇女主任靳秀英每晚带着老人们直播练瑜伽,七十岁的老人能劈叉,八十岁的老人能倒立。每晚除了瑜伽表演,她还带货卖家乡的土特产,村民们自编的瑜伽课程教学视频也已通过直播的方式销售上千份,带领村民们致富。
卢文震56岁的卢文震,不仅自学瑜伽,还独创了一套农民生活瑜伽操,带领村里老人们练瑜伽。全村100多个七八十岁的老人,70岁能倒立,80岁能劈叉。玉狗粱也因此成为了网红村,有了“中国瑜伽第一村”的美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该村的事迹,他们的故事还被拍成了电影。
【编者按】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接近三亿,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多样化需求庞大。近日,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落地,更好地满足“银发族”的多元化需求,为他们的晚年生活注入更多活力和快乐,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机会迎接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