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信用卡发卡量大约有7.84亿张,按照14亿人口来算,几乎每两个人之中就持有一张信用卡。除去老人小孩等一些不符合持卡条件的人群之外,事实上真正的持卡人群,大家手里没有个几十张,也有十几张,至少也有个二三张。
怎么,你认为这个观点老套了吗?那是因为你还没体会过:还款的日期眼看就要到了,钱在哪里?不管任何原因,只要你没有及时还款,逾期、罚息、违约金接踵而至,加上复利滚动,债务翻番的速度很快,不是已经有人被起诉被判赔款了吗?
其中,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同比增长37.2%,占投诉总量的54.8%。《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随着强监管态势持续,近两年来,银行信用卡投诉中真正涉及到银行违规操作的情况已经大幅减少,而怀有逃废债意图的客户发起的恶意投诉逐渐增多。
目前,我国使用信用卡的人群比例越来越大,特别是年轻人,更是成为了信用卡消费的主力军。但是,很多人对信用卡其实并不十分了解,尤其是对于信用卡中隐藏的陷阱知之甚少,不少人在无节制的刷、刷、刷中掉入了信用卡陷阱。那么,我们在使用信用卡可能会遇到哪些陷阱呢?
这篇稿件中出现了三个主要的采访对象,他们每月过手数张甚至数十张信用卡,并以此过活。因为半个小时前,他还在群里发布出租信用卡的信息——“大量出租信用卡,1万—20万额度信用卡出租,统一十个点,出租期限6个月,统一定金登记发货,拿到卡刷钱出来之后付给我点位,邮寄一张信用卡,手机卡,银行卡,POS机,顺丰快递,一两天拿到卡。
信用卡确实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购物和消费,免除了大量现金的麻烦,更重要的还是可以先消费后还款,而且有一个还款期限,在这个期限内还款是没有任何利息和手续费等成本的。但是信用卡也有一些坑,正是这些坑可能成为害人的坑。
作 者丨王俊 冯恋阁编 辑丨蔡姝越图 源丨图虫数字经济时代,金融业务数字化成为大势所趋。以银行风控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能够加强风险管理、提升办事效率,但算法模型背后仍有许多角落处在“黑箱”之中。 近日,阿伟就碰到了这一问题。
我因为信用卡分期,多还了银行10万块钱。千万不要分期,千万不要分期,千万不要分期。前天晚上我一夜没睡,就因为我算了一下我的信用卡的钱,才发现我需要还信用卡22万多。算完以后,我再也睡不着了。因为期间有将近10万块钱,我根本就没有用,可我莫名其妙的就多了10万的欠款。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耳闻目睹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我们周围发生。互联网时代的繁荣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网络贷款成了年轻人的衣食父母,信用卡的过度依赖成了某些人的生活依靠。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就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监管办法,要求各商业银行进一步强化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支持科学理性消费。
为什么信用卡债越欠越多? //@班主任来了 有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你可还记得?实验人员找来一帮熊孩子,说:“每人一颗棉花糖,你们有两个选择:现在马上吃掉,或者忍15分钟等我回来,到时候每人多给一颗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