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周晓凤 摄影报道作为西南地区客流最大的铁路枢纽,2024年,平均每天有超过20万人次从成都东站出发前往全国各地。去年春运期间,成都东站发送旅客更是连续十天霸榜全国第一。与巨大客流成正比的,是旅客丢失物品的数量。
想想也是醉了——同一天,同一条公交线路上,一名青年男子竟然两次遗失重要物品,所幸都失而复得。昨天,浦东新区金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二分公司收到一面“热心为民,无私援助”的锦旗。锦旗背后,是乘客谢先生的两段“奇遇”。
丢失物品最近来太白山滑雪的朋友非常多,玩的那是相当的开心了,尽兴而归的时候是不是发现丢了什么东西,赶紧看看这里,里面是不是有你的么,顺便多一句嘴:出门记得检查自己的东西,以防丢了什么,给自己造成麻烦么。
家庭里最常发生的争执,就是找东西。比如,太太的物品,被先生一用,就再也找不到了;或者,那个“重要东西”,干脆混在垃圾里丢掉了。我们家最近的争吵,是为一把失踪的蟹钳。每次吃螃蟹,就四处寻找,以为它躲在哪个角落。太太看着我翻箱倒柜,总批评说你吃个螃蟹,要那么大动静干什么。
原标题:《周礼》中关于拾得物的规定□ 郝铁川 (河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长期以来,我们都提倡拾金不昧的社会风尚。这一做法源远流长。《周礼·秋官司寇·朝士》规定了拾金(这里的金,是指当时的财物、奴隶等,非货币金银)不昧制度:“凡得获货贿人民六畜者,委于朝,告于士。
顾嘉峰在调查时拍到的单车失物。受访者/图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除署名外)11月29日,冷空气还在南下的路上,上海已经下起了阵雨。顾嘉峰冒雨钻出车,开始了这一天的实地调查。没多久,他便发现了分别被遗忘在两辆单车车筐里的伞和充电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