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动家校协同“高质量陪伴”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刘友婷 通讯员文琳)日前,广东深圳百仕达小学校长熊佑平在罗湖区以“携手共进,‘育’见未来”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发布会分享中提到,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长时间、高质量陪伴下形成的和谐亲子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良好的习惯
中新网新疆新闻1月8日电(刘欣雨)为展示学校家校共育、学校特色课程、社团丰富活动成果,1月5日,乌鲁木齐市第54小学举办2023年度“协同育人汇报展示暨优秀家长表彰”活动。“通过家校共育活动,我变得更加热爱学习,和爸爸妈妈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了!”第54小学迪尼亚尔·阿不都吉力里说。
一周热话题日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理卫生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联合设立“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的消息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这是部分家长为教育焦虑交的“智商税”,也有网友认为,通过门诊科学治疗可以有效解决学习中的困难。“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到底看的是什么病?
12月10日,商丘工学院附属兴华学校初中部成功举办了“家校协同育人,赋能孩子成长”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提升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与理解,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本次活动由初中部副校长李春胜主讲。大讲堂伊始李校长以“ 怎样让5+2≠0?
来源:【浙江教育报】多实践场域下的家校协同劳动教育探究 ●劳动教育需家校合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他们感受“劳动创造幸福”。□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中心小学 王亚儿如果说家庭是劳动教育的初始场域,那么学校则是主要场域,劳动教育需家校共同发力方能落到实处。
5月18日,第六届中国家长大会在滨州召开。会上,各位专家重点围绕家校共育这话话题展开经验分享。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教育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今天,我们更加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以培养出能够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社会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与逐步普及应用,小学教育环境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为进一步完善家校共育体系,合理高效的利用网络技术支持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教师怎样联合学生家长共同搭建家校共育的在线教育资源管理网络与信息交换平台,引入具备现代性、人文性的教育理念,鼓励家长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为学生提供富有影响力与实效性的指导,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
办好教育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本期大家谈着重探讨协同育人话题,期待更多力量参与到教育强国建设中来。——编 者 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吴盛雄家校协同育人是中国特色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紧密合作、同向发力,方能为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