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萍)在“烟火气”的加持下,淄博烧烤、锦州烧烤等地方烤串美食接连出圈。7月8日,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烤串品类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7月,全国烤串门店总数超过33万家。
小城淄博走红后的第二个暑假,旅游市场逐渐回归理性。8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从淄博的各大酒店和民宿商家处获悉,今年暑期,淄博的旅游住宿市场“不如去年火爆”,部分酒店的入住率仅在60%—70%,客源也以省内为主,去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游客扎堆儿尝鲜的局面不再。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记者 李国 阅读提示 每个城市的街头巷尾,你都能看到许许多多的烧烤店,它们不仅是年轻人的最爱,也是老年人和家庭消费的首选,人们对于烧烤的热爱程度可见一斑。 夜幕降临,位于重庆涪陵长江边的码头烧烤灯光逐渐亮起,空气中弥漫着烧烤的香气。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鲁佳烧烤作为夜间经济的典型业态,随着近年来我国餐饮行业的多元化发展,逐渐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用餐的选择。与此同时,烧烤业在连锁化、规模化进程的推动下,烧烤行业迎来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也随之稳步扩张。
游客在烧烤摊品尝美食。景区供图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美心红酒小镇以其独特的夜间经济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的目光。小镇围绕夜味、夜玩、夜赏、夜购、夜养“五夜”消费形态建设,将夜间经济与地方特色烧烤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夜间消费体验。
《2022—2023年中国烧烤产业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全面拆解烧烤区域化、特色化发展的特点,并就烧烤产品、烧烤市场机会等趋势进行了分析。得益于天然的消费属性优势,东三省烧烤品类消费需求依旧位列全国前三甲,是全国烧烤密度最高的地区。
国庆假期,天气变凉,但烧烤热度丝毫未减。在济南的大街小巷,只要有烧烤的地方,就有一群“串友”,有本地的市民,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大家聚在一起享受着假期的惬意,感受着济南这座城市的热情与活力。不仅在济南,在全国,烧烤都以其自带的“烟火气”,占据着人们味蕾的C位。
趁此良机,利思客烧烤供应链与聚慧餐调这对“聚利CP”再次合体,力邀全国客户深度探访哈尔滨,挖掘哈尔滨的餐饮业态和烧烤行业发展趋势,探寻东北烧烤背后的文化精髓和商业新机,也全面链接餐饮产业资源,共同展望烧烤行业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