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想起来还是浑身起鸡皮疙瘩!”回忆起救人当天发生的事,梅一欣还是有些激动。6月15日下午,梅一欣去浦东仁济东院门诊看病,突然,门诊大厅传来一阵骚动,循声望去,梅一欣发现,一位五六十岁的男子正躺在医院的椅子上,双眼紧闭。
尽管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对性别与职业身份的关系,难免还存在一些刻板印象。说起刑警,我们会觉得TA大概率会是男性。而说起幼儿园教师,我们会认为男性从业者免不了性别特征带来的“天然障碍”。比如他们可能不够细心、耐心,不够温柔、亲切。
历时半年,足迹踏遍奉贤,由区委宣传部主办、区融媒体中心承办的“选择奉贤 选择未来”百人融媒采访活动终于结下硕果。市作家协会散文组作家、区摄影家协会摄影家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深入各行各业采访来自五湖四海的近百位新奉贤人。
“幼教之父” 陈鹤琴文|《校长》记者 张 蓓教授:谦逊的表率1919年,一位27岁的年轻人从美国启程,辗转上海、苏州。一路上,他看到的是一片贫困景象。穷人们找不到生计,苦不堪言,“仅靠一个草棚过着非人的生活,路上要饭的也到处都是”。而他此行的终点,是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日前,“今日闵行”携手“闵行教育”,共同发起“我在闵行当老师”庆祝第40个教师节·分享您的教育故事主题活动,邀请全区老师共同参与,分享自己在日常教书育人中的点滴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幼儿园黄熠炯的讲述。
瑞金一路幼儿园有这样一位老师,她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三十几载,躬身实践着为师之道,用自己的满腔热忱矢志坚守着这份美丽的事业!周栋,瑞金一路幼儿园教师,曾荣获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中青年教师评优二等奖、黄浦区青苹果工作坊坊主和区骨干教师的称号。
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上海市政府公布了120名2023年上海市特级教师名单。此次评选,是上海继2020年评选特级教师后开展的新一轮评选。评选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文,表彰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作出特殊贡献的教师,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教育现代化一定要重视基础教育,把基础教育做好。“2019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获得者、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校长胡培华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要把百姓的孩子高高举起,让每个孩子拥有成长的力。”参与研制“精海”系列无人艇的“80后”教授彭艳在接受采访时勉励有志于投身科研的学生:“科研让人更美丽,只要有心,每个人都能在科研世界中寻找到自己的空间。
■本报记者 许沁幼儿园里阳光帅气的“大哥哥”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是孩子们追逐的“人气王”。目前本市有近200名男幼教,但大部分年龄在40岁以下。有人担心男幼教是吃青春饭。随着阳光大男孩的成长,从事幼教一线工作多年后,40岁的“孩子王”们还能继续蹦蹦跳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