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新闻 春节期间一名在南京救治的“熊猫血”患者手术急缺血液他的家人通过网络找到了多位爱心人士从长沙、邢台、上海多地自发来到南京献血经过一个多月的救治患者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他和他的家人特别希望通过我们向这些善良的陌生人再道一声谢今年1月28日,27岁的山东小伙小刘因为急性重度
近日,新闻晨报·周到帮办记者从上海市血液中心了解到,当前,本市血液供应总体平稳有序。但受疫情影响,献血者的招募工作面临挑战,因此上海市血液中心也呼吁有条件的市民能够积极献血,维持血库的动态平衡。部分医务工作者也敏锐地从工作中感受到了这一点。
3月8日,“志在爱在我在 热血暖申城——2024年度成分献血者感恩纪”在程十发美术馆温情启幕。诸多血液工作者、志愿者通过精彩的文艺演出,向百余位累计捐献单采血小板超200人份的成分献血者代表、长期支持并组织开展成分献血的企事业团体致敬。
日前,欧阳路街道红十字会在上海夕悦颐养服务中心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志愿服务活动。颜铭爱说:“‘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中心倡导的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拯救生命的价值观十分契合,很高兴能用自己的一份力量,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生的希望。”
一份血小板,就是拯救生命的希望。崇明有支50人的血小板捐献志愿队伍,定期轮流捐献血小板,救助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以及急重症患者等,2年来,已为106位患者带去了生命的希望。成分献血是无偿献血中的一种。目前我国比较常见的成分献血是单采血小板。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叶海慧 记者 王菲)与求助人素未谋面,只因一个求助电话,他放下手头工作从盐城东台飞奔上海,献血救人,他就是就职于东台市时堰镇某公司的河北小伙李家恩。近日,正在上班的李家恩突然接到战友的电话。
《活力中国》第四集《我与上海有“血缘”》讲述来自尼泊尔的阿思势。他在上海生活20年,是上海一家医院的骨科医生,也是外籍献血志愿者团队“血缘”的创始人。2016年,一次特殊的救助行动,让阿思势开始关注一种特殊的血型:“熊猫血”。
5月20日,“助患儿 献热血 志愿者大行动”启动仪式在百联南方购物中心举行。现场一位特殊的嘉宾到场——作为“爱心大使”的吴尊,也参与献血,并号召更多的人参与这次活动,奉献爱心。因“飞轮海乐队”和“爸爸去哪儿”而为人熟知的吴尊也是今天众多献血者中的一员。
来源:澎湃新闻 10月14日,上海一名余姓女子与丈夫在西藏蜜月旅行期间发生车祸,导致肝脏破裂,失血严重,有生命危险,被紧急送至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治疗。后经当地多方会诊救治,女子脱离险情,回到上海继续治疗。然而,这起车祸带来的纷争远未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