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自拍》第355个口述故事如果你也想在《自拍》栏目讲自己的故事,请私信我长治/口述小问/撰文呱呱/编辑我叫长治(@乌克兰顿巴斯),辽阳人,60后。我爷爷当年为了养活全家闯关东,我则为谋生“走西口”,而且走得更远。
灵活就业社保年年涨,大龄工难以就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没有正式工作的打工一族越来越难,年轻的好找工作,上了四十五岁的,又没有高学历的找个工作太难了,在我们本地,一个五线小城市,满大街的招聘广告上,都是18到35岁,只有保姆,保洁放宽到45一48岁。真的岁数大了难以就业。
来源:社保小达人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出现了千万职工大下岗,而且这些下岗职工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群体,因为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几乎是接近于4,000万人,时过境迁已经过去了20多年的时间,他们这部分人过得还好吗?现状又是如何的呢?
今天跟几个东北来的朋友去KTV玩。张哥唱了一首《从头再来》,唱着唱着他自己就抱着头哭了起来,他媳妇就打他:“你个怂样,让你别唱你还唱,让你别唱你还唱…………”张哥跟我年纪相仿,他父母当年都是东北国营大厂的工人。90年代,父母双双下岗的时候,张哥才十几岁。
黄平:让我们破“墙”而出——“新东北文学”现象及其期待一个迟到的故事行超:黄平老师好,据我所知,您是最早提出“新东北作家群”这一概念的学者,并且以双雪涛、班宇、郑执三位“80后”的东北籍作家为主要代表。
中新社香港7月22日电 题:作家班宇香港解读“季节为何漫长”:向前走,莫回头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2023年中,网剧《漫长的季节》一经播出,收获了极高讨论度,不仅让“东北文艺复兴”这个词重返大众视野,也让该剧文学策划班宇再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