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链成为关注焦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网联车、AI手机和AIPC、智能机器人等,其基础都是需要“足够”的算力。随着从2022年开始建设的“东数西算”工程今年进入产能释放期,算力产业链机会将更为广泛。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河南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26年)》,提出要打造全国重要的算力高地。 《规划》指出,算力基础设施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数据基础设施,要把河南省打造成为面向中部、辐射全国的算力调度核心枢纽和全国重要的算力高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在近日举行的2024中国算力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介绍,目前,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EFLOPS是指每秒进行百亿亿次浮点运算),位居世界前列。
“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EFLOPS是指每秒进行百亿亿次浮点运算),位居世界前列;全国算力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47,创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246个;工业、教育、医疗、能源等多个领域算力应用超过1.
科研人员在位于西部(成都)科学城的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巡检机房设备。新华社记者 刘 坤摄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对推动技术产业进步、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战略性地位和支撑性作用愈加凸显。
央广网郑州9月28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9月28日上午,在2024中国算力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在致辞中指出,各行业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发展动力活力竞相迸发,更加迫切地需要以算力设施为代表的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畅通要素流动、经济循环的“大动脉”
红星资本局9月28日消息,今日,2024中国算力大会在河南郑州开幕,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在开幕式上表示,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246 EFLOPS,位居世界前列,工业、教育、医疗、能源等多个领域算力应用项目超1.3万个。
南都讯 记者樊文扬 4月18日,2024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在会上指出,截至2023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1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了230EFLOPS,就是每秒23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华南数谷智算中心。南方+ (图片经百度AI图片助手画质修复) 3月11日,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算力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华南数谷智算中心开业仪式在韶关举行。“3、2、1!启动!”伴随着现场热烈的氛围,华南数谷智算中心正式宣告开业运营。
(我国集群算力规模超160万!大湾区算力产业驶入快车道,时长共1分30秒)我国集群算力规模超160万!大湾区算力产业驶入快车道数字经济狂飙,催生智能算力建设提速。5月31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暨第二届中国算力网大会在韶关举行。
1月6日,国家数据局召开加快推进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孙姬介绍,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推进网络设施演进升级,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筑牢坚实底座。她表示,工信部近年来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有序拓展了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