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所在区域原本受北宋管辖,但在公元1038年,党项人首领元昊自立称帝,建立西夏。此后西夏曾与北宋多次爆发战争,甚至在北宋灭亡前10几年,北宋还曾派宦官童贯率大军经略西夏,攻占西夏多个堡垒,并迫使西夏向辽朝求援,最后在公元1119年才以臣服北宋为条件换得了北宋的撤军。
全盛时的西夏疆域范围包含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陕西北部地区,国土面积77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300万左右,并和辽朝、宋朝、金朝、保持着三国鼎立的局面,接下来,让我们一口气看完西夏近200年的兴亡盛衰,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是羌族的一支,也称“党项羌”,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他们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部的松潘草地上,以游牧为生,这个时期的党项人,或臣服于中原王朝、或窜于山野,李渊篡隋建立唐朝后,党项人又臣服于唐朝,这个时期的党项族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步繁衍成细封氏、野利氏、拓跋氏等八个部落,其中以盟主拓跋氏部落最为强大,但好景不长,青藏高原的吐蕃国崛起后,不断的向外扩张侵袭党项人,党项人无力抵抗,只得向唐朝请求内附,唐玄宗将他们从青藏高原的松潘草地上今四川松潘,南迁至黄土高原的庆州今甘肃庆阳,此后,党项人在唐朝的庇护下逐渐发展壮大。
长期以来,被认为宋军虚弱标志的就是好水川之战,这场战争的失败,使得西夏失去了约束,真正谋得了独立。元昊称帝之初,北宋和辽国已进入和平状态,宋朝北方安宁,得以抽出大量兵力对抗西夏,宋朝在西夏边境屯兵不下20万,其中鄜延路下有屯兵68000人, 环庆路有5万, 泾原路7万, 秦凤路27000人,但不论军心、战略、地理方面,宋朝都不占优势。
隋唐之后,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逐渐出现出南移的趋势,唐之后,再没有任何一个统一王朝建都关中,因此陕北地区的战略地位相对于汉唐时期有所下降。但西夏的崛起及宋夏百余年间的冲突使得陕北地区在宋代一下成为边关重地,军事战略地位异常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