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萨沙讲史堂第一千四百一十七期】(历史系列第693讲)1492年1月6日:历时近七个世纪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收复失地运动正式完结。收复失地运动,在欧洲有着里程碑意义。在冷战时期的欧洲,只有一个伊斯兰国家,就是阿尔巴尼亚。
《熙德之歌》是西班牙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史诗,也是迄今保留最完整的一部游唱诗。它讲述了11世纪西班牙民族英雄,西班牙斗士罗德里戈·鲁伊·地亚斯的传奇一生。罗德里戈又被尊称为熙德,是阿拉伯语对男子的尊称。熙德在1043年,出生于卡斯蒂利亚王国的贵族家庭,在费尔南德一世宫廷里长大。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和非洲西北角之间,是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的唯一通道,因此它的重要地位丝毫不亚于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这些全球知名的黄金水道。直布罗陀海峡北岸为西班牙,南岸为摩洛哥,东西长65公里,最窄处仅有14公里,它和地中海一起构成了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分界线。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起,大规模的去殖民化浪潮席卷了非洲,大部分非洲国家基本通过独立战争、和平协议、全民公投等形式相继获得独立。到1975年,共有50多个非洲国家脱离欧洲殖民列强独立建国。▲非洲“去殖民化”过程图然而,在非洲的西北角有一块地区始终未能成功独立建国。
/**/ 第四章 基督教亡国收复失地运动 尽管阿拉伯人成为西班牙的新主人,但是他们并没有征服伊比利亚半岛全境。西班牙北部地区出现了几个基督教王国,面对阿拉伯人的入侵,它们共同联合起来一致对敌,进行了收复失地运动。
欧洲史学家习惯把围绕一个战略目的展开的一系列战争统称为一场战争,所以我们看西方历史经常会出现很多持续时间长得离谱的战争,比如我们最熟悉的英法百年战争,罗马和迦太基人展开的布匿战争都达到了百年以上,罗马波斯战争持续了四个世纪,而本文讲述的收复失地运动更是达到了夸张的七百多年。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张润晨编辑|t引言西班牙与葡萄牙,同属于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相对而言,葡萄牙的历史比西班牙是要更加悠久一些的。
上一章回顾:葡萄牙帝国——第九个大西洋霸主。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曾经被西班牙管辖的某块弹丸之地会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愈战愈强,最终在17世纪中叶一举摧毁其引以为傲的“无敌舰队”并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大西洋乃至全球海洋的主宰者。
在中世纪,西班牙诸王国的军队与他们西欧同僚大同小异,都实行封建军役制,以封建骑士构成军队的中坚力量,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成立于1151年的圣地亚哥骑士团,在收复失地的过程中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然而,与西欧其他国家不同,由于西班牙多山地高原,地形崎岖,同时,西班牙人的对手穆斯林善于轻骑兵作战,来去如风,因此,西班牙诸王国军队受穆斯林影响,也有许多轻骑兵与轻步兵,其军队中轻装部队比例较大,他们往往轻装上阵,使用标枪,机动灵活,善于进行山地作战,这在当时的西欧是独树一帜的,这一战术风格在1367年的纳胡拉战役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当时,配合法军作战的卡斯蒂利亚标枪骑兵轻装上阵,采用典型的摩尔战术,迂回英军侧翼,骚扰英军,准备使用标枪攻击,结果因缺乏保护,反被英军两翼的长弓兵射的人仰马翻,开始溃败。
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列强在各大洲建立起面积数倍于本土的殖民地,但这些地方仅仅充当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列强不会对殖民地用心经营,更不会将首都迁至殖民地。但葡萄牙却是个例外。1807年11月,葡萄牙在即将被法国占领之际,王室仓皇出逃巴西。
在人类几千年历史中,不同文明或种族之间经常会因为领地、贸易权以及宗教等因素爆发军事冲突,如果不是双方实力悬殊或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寻求战争之外的妥协之道,冲突很容易从在时间和空间上快速扩大,发展成持久大范围的倾国灭族之战,持续上百年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