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号二的数字密码到精密设计的排水系统,从倦勤斋的通景画到太和殿的镇殿灵符,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古建专家周乾,以详实的文献资料,真实再现建造过程,细致拆解古建结构与布局,探究建筑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辅以235张高清彩图,全面呈现故宫建筑之精妙与华美。
然而,不少建筑的防雷装置都存在隐患,尤其是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增多,通信设备、计算机等抗干扰能力较弱的现代化设备越来越普及,家庭内的不少电器会“引雷入室”,轻则击坏电器,重则危及生命。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作者 | 申敏夏中国气象科普微信公众号:qxkpw2014新浪微博:@中国气象
房屋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的改动容易导致坍塌事故,为什么不能在房屋堆放重物?7月23日下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第34中学一栋体育馆的屋顶发生坍塌,造成19人被困,这起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哀悼,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房屋安全的思考。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2023年02月13日 第 07 版)安徽宿州市萧县萧城一中附近有些房子的屋顶加装了铁皮(见图)。这些铁皮屋顶质量参差不齐,安装标准也不统一,存在安全隐患。前不久,当地遇上大风天气,刮掉了几块铁皮屋顶。
在咱们农村就有这么一句俗语:“屋顶瓦松一命亡,老少搬家不用想”。资料上称,瓦松是一种两年生的植物,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大多数瓦松的寿命都非常长,只要环境适宜,能够生长百年以上,在咱们这里的百年老房子上,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生长有百年的老瓦松。
一个放满生锈铁器的密室,可以瞬间让人当场死亡,这是怎么回事呢?铁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系列氧化物的混合物,比如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氢氧化铁等,而所形成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增大了原本的表面积,这样一来,反而有利于增加吸水量,加快铁生锈。
美国物理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在雷雨中捕捉闪电的实验早已被证明是虚构的,但他在1752年发明的避雷针确实保护了不少建筑物的安全。事实上,我们聪明的祖先远在西方之前就发明了避雷装置,并一直沿用了上千年。可是,从今天的科学角度来分析,这种方法并不能有效避雷。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俗语文化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也是非常绚丽多彩,往往因为通俗易懂深受很多的人的喜爱,这些俗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多见,很多的俗语更是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也往往因为朗朗上口比较简单而经常被人挂在嘴边,而在众多流传下来俗语里面就有这么一句“坟前不种三,床前不留四”的经典俗语,那么这句话想要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留下了许多的名言和俗语,很多的俗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很多见,很多的俗语也常常被人们津津乐道,而里面就有这么一句“床头莫放三物,床尾莫对三处”的经典俗语,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这里面的“三物”和“三处”分别说的是哪些,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床头不能放哪‘三物’和床尾不能对哪‘三处’。
在这里,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老年人应该如何避免在床底下放这6种东西。金属和铁器容易产生刺激性气味,对于人体有刺激作用,长期摄入会影响身体健康,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本来就较为脆弱,应避免长期接触这些器物。
话糙理不糙,俗语未必俗,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俗语是“床底放三物,家败人丁散”,大家都知道人的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都是在睡觉中度过,也意味着1/3的时间都在与床打交道,可想而知床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是何等的重要可谓不言而喻,有甚者更是把床的摆放位置和床上及床周边的一些东西的放置与家庭的兴衰运势捆绑在了一起,就如今天所分享的俗语,无外乎就是说床底下不能放三样东西,不然会给家庭带来不利的影响,显而易见这种说法是毫无依据的,那是不是就毫无道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