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清人高鼎描绘春日放风筝的诗。君不见:早春二三月,在草色青葱、黄莺飞鸣、如烟杨柳轻舞堤岸的陶然意境里,下了学的垂髫童子趁着大好时光,兴高采烈地放飞纸鸢(风筝),是何等赏心悦目!纸鸢的由来,源远流长。
导语高鼎出生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浙江仁和人,字象一,又字拙吾。高鼎的外祖父孙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学者,对高鼎的诗学有很大的影响。高鼎相貌平平,不善言谈,还有高度近视,终其一生不过是个教书先生、榷署文员,最大的爱好便是写诗。高鼎卒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享年56岁。
藤爸带你背古诗,妙招提升记忆力《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如何记忆?诗名:春夜喜雨。春天夜里,喜欢小雨。此诗四句,分别是夸雨、听雨、看雨、想雨。作者: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