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托姆布雷《无题》,布面油画,325.1×494cm,2005年一堆乱线、几个色块,甚至一张床……不知从何时开始,艺术成为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角色。而面对这些价格动辄上百万甚至千万美元、举世推崇的作品,没看懂的我们到底能不能、该不该理直气壮地说出来?
我分辨不出名家与地摊画的差别,有时甚至对那些放荡不羁的画作感到恶心。我曾在中央台看过一个节目,年轻的帅哥带着从菜市场上买的画进入卢浮宫,装着向周围的人询问这幅画的价值,有人说,如果这幅画在6000英镑以下我就会购买。得知实情后一脸愠怒伪装的一点都不好。
法兰蔻我们常常看见类似这样的言论,并被这样的言论打断了我们进一步了解艺术的可能性。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为什么我们看不懂艺术」?我们看不懂的艺术是哪些艺术?是哪个时代的艺术? 坊间流行这样的说法当中所指的「艺术」,我想或许是指「当代艺术」。
怎样分辨装X艺术评论2014-05-07 赵子龙 大家的ArtHistroy天底下有一种职业,特别奇怪。两个人有了不同意见就开始掐架,掐到最后互相问候对方全家,最后要公开约架的,就是艺术批评家。其实,“批评”这个词是翻译过来的,确切地说应该叫做“评论”。
我在想要讲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家呢,得有开创性又有代表性,既能够结束一个时代,同时对下一个时代来讲有一定的开启的意义,想来想去我就想到了他——马塞尔·杜尚。那么杜尚到底做了什么,以致于西方的现当代艺术,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路过放学的小学门口,看见三个孩子手里都小心翼翼地托着一张画有大鱼的国画相互看,画面透着天真丰富的大师范,是那种儿童阶段鬼使神差的色彩与形象,然后听到一个小女孩自信满足地说:我都不知道我今天画的是什么,我都看不懂我画的是什么。
小编虽然是一个资深逗比,但起码会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了弘扬正能量,于是小编就特意度娘了一些提升艺术逼格的方法,发现还是去看绘画展提升艺术修养靠谱。谁说不是呢?一样露点的东西,只要写上“神话中的仙女”,在那里肯定就是健康的,然后背着手端正着看,咱也是体面人了。
你喜欢参观艺术博物馆吗?见过什么印象深刻的作品?它为什么给你留下印象?或者,是什么触动了你?是大师的作品?还是它惟妙惟肖、美伦美奂?或是它令你若有所思?你认为它是艺术吗?我们认识艺术吗?看过本书后,这是我问自己的问题。什么是艺术?艺术为什么对我们重要?
还记得小时候感到无聊透顶的日子吗?我记得有一年的夏天,放暑假,现在回忆起来,仍然觉得它是那么的漫长,长得不可思议,长得漫无尽头。闷热,没完没了,自由散漫,没有组织,烦躁不安。苍蝇嗡嗡地叫着。我成天与弟弟打架,无所事事。父母遥不可及。
十几年前认识刘桦时,就知道她是个画家,似乎一直在画,但我一直都看不到她的作品,只是听说她越画越好了,也不知好成什么样子。此次在京城杨府偶遇,看到她作品的照片,尽管已有精神准备,但还是觉得有些意外了。借杨先生的话说,绘画也能够画出如此炫亮的感觉,有些让人想象不到。
大众怎么了?大众不配艺术还是大众真的看不懂艺术?亦或者是凡是大众看懂的,喜欢的,欣赏的书法就不是艺术?书法怎么了?大众是不认识梵高,没看过蒙娜丽莎的微笑,还是听不懂肖邦的钢琴曲,亦或是不认可王羲之的字?怎么这样大众都说好,也能成为艺术,为啥就现代的书法艺术越走越脱离群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