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非凡成就,蕴藏深刻启示。如何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新华网联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推出“思客讲堂·党校公开课(第三季)”《以“理”服人:十年的十个“为什么”》。十位党校青年教师通过十集理论短视频,带你探究非凡成就背后的“中国密码”。
众所周知,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便会上涨。2022年第7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一篇题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2月2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原创 中国科协之声 中国科协之声2024年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今年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我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
电视剧《功勋》之《袁隆平的梦》正在青海卫视黄金档热播。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饥荒真的饿死过人,大家都吃不饱饭,我都亲眼见过。
日前,长寿市场监督管理所与晨报学记团共同开展了反食品浪费宣传活动。活动伊始,长寿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小孙老师和小记者们一起重温了《悯农 · 其二》,向大家介绍了反食品浪费的意义。活动现场“一粒米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其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中国著名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王振义,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农业发展战略专家李振声,中国人民解放军原52824部队副师职顾问、战斗英雄黄宗德4人分别获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我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两大口粮品种自主率100%,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来源:【农民日报】粮食的事,不能只听市场的。保障粮食供给,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哪只都不能缺位,从耕地至餐桌、由生产到消费,粮食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今夏以来,日本多地大米供应紧张,米价飞涨,引发全球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