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出炉,按照集中连片、产住分离的原则,在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盐田、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合理划定先进制造业园区,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按照启动区、拓展区、储备区有计划释放工业用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
面向2035,佛山迎来空间战略新蓝图。在日前正式获批的《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中,国务院将佛山的城市性质明确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佛山的核心功能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
作为深圳市生物医药核心区,坪山区汇聚了逾1000家生物医药企业。图为深圳坪山生物医药加速器二期。 深圳特区报记者 赖犁 摄编者按“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深圳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5月18日,南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召开《官庄工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会上,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河南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院、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和国土整治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组成专家组,对规划成果进行了评审。
继《湖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后,2月13日,国务院关于《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发布(简称批复),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6月16日,受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委托,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召开了《苏州工业园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论证会。专家组认为,规划指导思想明确,研判精准,落实了上位规划的战略要求和约束性指标。
深圳新闻网2024年12月2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作为深圳年度最重要的城市规划之一,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科技创新局联合编制的《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空间布局规划(2024-2035)》(以下简称《规划》)12月19日正式发布。
本报讯 (首席记者 龚伟芳) 1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批复。其中指出,西安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
近日,《杭州市临平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以下简称《规划》)获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复。本轮规划赋予了临平区新的城市性质、功能定位和更高发展目标,擘画出该区面向2035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蓝图。《规划》明确了临平“融沪桥头堡、未来智造城、品质新城区”的战略定位。
澎湃新闻记者 张未央合肥市政府新闻办12月19日召开发布会,解读本月上旬获国务院批复的《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9月以来,长三角苏浙皖三省省会南京、杭州、合肥均已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以来首次获批的总体规划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等作了说明。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1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本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作为东莞市首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规划》整体谋划面向2035年中长期发展的空间战略蓝图。1月26日上午,东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规划》编制背景、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和特色。
日前,东莞市首部“多规合一”规划《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引发关注。随后,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发布规划解读称,东莞高点定位,聚焦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打造“湾区明珠、科创新都、产业新城”,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名片。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这是苏州历史上第一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国务院批复明确,苏州是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7月8日,保定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公告称,《保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规划》是保定全市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全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大众网记者 王秀洁 刘宇昕 毛道光 青岛报道近年来,随着国家级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省级经济开发区、新河化工基地及同和高新区等重点产业平台高水平打造,产业承载力、吸引力、集聚力不断提升,并具备9000余亩可用于产业项目落户的成方连片地块。
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能达到目标么?2月24日,从合肥经开区管委会获悉,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就精心组织集训和誓师活动,就未来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作精准指导,为全面“二次创业”提供多维度参照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