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肖洋桂 “龙牌酱油灯芯糕……”一直以来,龙牌酱油是湘潭的美食名片、湘菜调味“担当”,也是目前湘潭市唯一的中华老字号品牌,至今已有283年历史。近年来,龙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工业旅游,“赶潮”新时代,“打酱油”有了新玩法。
【来源:南昌晚报】洪观新闻·南昌晚报记者 傅华云 文/图 为进一步实现非遗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1月1日,南昌县塔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们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到“趣乡村·打酱油·迎新年”非遗游园会的各项活动中,在活动中品味非遗文化的魅力。
“打酱油”是个网络热词,用的人很多,但酱油到底要怎么打,估计知道的人不多,下面我们就去现场看一看,找回“打酱油”的记忆。陆丰年酱油铺的老板叫陆平,两年前才开张。说起为什么开酱油铺,他说,那是因为和酱油有渊源。
快要过春节了,一顿常州人的年夜饭里少不了用到些酱油。超市货架上排列整齐的酱油品种丰富,选择颇多,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在兰陵菜场二楼的一个铺子前,“打酱油”的招牌有些特别。挂着瓶子打酱油喽挂着个酱油瓶,手里攥着几个钢镚,还没出家门走三两步路,就拐进了街边的杂货铺。
打酱油文/愚鱼读愚鱼的文字有一种天然的呆萌喜感,很愉快,同时还能进到ta的记忆里,像孩子一样欢快跳脱,享受着新年的喜悦。近些年大家都说年味淡了,年味淡了。看到这个万人排队打酱油,突然感受到一股咸湿的气味,不禁为大家自觉排队的文明习惯而高兴!
“不打酱油不过年,打了酱油过好年。”春节前到恒顺打酱油是镇江人特有的年俗,已有47年历史。今年,因疫情线下已经三年没打的酱油再次重启。1月20日,提着大壶小壶排队打酱油的市民络绎不绝。其中浙江一家四口更是一大早7点就从家里出发,特意开车赶来,提着两大壶打了100斤。
“打酱油”现在成了网络用语,可是,你还记得真正的打酱油是个什么场景吗?一起来看看吧……这样打酱油的场景,稍微上点岁数的人看了,一定觉得格外亲切!有人可能就会问了,咱们济南现在还有能打酱油的地方吗?还真有!这祖孙俩打酱油的地方,就是位于北园大街航运南路附近的“德馨斋”门市部。
1月18日,江苏镇江,工作人员为民众打酱油。“不打酱油不过年,打了酱油过好年。”当日,第48届恒顺酱醋文化嘉年华暨年货大集开启,年味十足的仪式、酱香扑鼻的酱油、独具匠心的文化展示,吸引了大批民众前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