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NBA历史,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可以说是NBA联盟高速发展的年代,真正开始走出北美、进行全球化推广正是从这个年代开始,而相信不少资深球迷正正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关注到NBA联赛、开始记住了在大洋彼岸赛场起舞的一位位菁英球手。
1994年的多伦多世锦赛,中国队对阵西班牙队还有三分钟结束时,时任中国男篮主教练蒋兴权在替补席上对着球员们发表了这段经典讲话, 在讲述这段故事之前我们还是要知道这段讲话背后的压力, 1994年是中国男篮第五次参加世锦赛,此前球队取得的最好成绩是1986年西班牙世锦赛上,在钱澄海指导带队下,球队先后战胜波多黎各、科特迪瓦、古巴、希腊取得了第九名的成绩。
零零年代状元里只有詹姆斯、霍华德成为超级巨星,一零年代也只有安东尼戴维斯达到这一级别,其余姚明、格里芬、沃尔这样的普通全明星居多,不过夸梅布朗、博古特、巴尼亚尼、奥登、本内特、富尔茨、艾顿这类明显不及预期的“水货”也不少,而九十年代就不一样了,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番!
前言:如果说除了总冠军和FMVP奖项之外,球员最心心念念的奖项的话,那一定是常规赛MVP莫属。而在整个NBA的历史中,1989—90赛季的NBA常规赛MVP争夺,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为激烈的一届,共有6位当时联盟的超巨球员进行最终的激烈角逐,而在结果公布的时候,前三名之间的差距也是非常小。
对于90年代球迷,经历了几代的NBA打法的变迁,比如四大中锋的90年代,2000年之后的四大分位年代,还有现在正在进行的抱团年代。每一个时代的NBA篮球特色又是什么呢?他们的代表人物又是谁呢?还有大家觉得哪个年代的打法更加精彩,观赏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