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于6月14日盛大开幕。6月12日,上海市消保委公布2024年电影消费调查情况,呼吁行业有序竞争。公开消息显示,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预计将展映450部影片,举办约1600场放映和约90场观众见面会。6月7日中午12时一开票,便吸引了28.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日电(记者 陈静)作为新消费下的一种文化产品,卡牌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喜爱。2日,上海市消保委与卡游动漫共同开展了“小马宝莉•上海之夏”主题宣传活动。上海市消保委方面表示,此举旨在助力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促进更多年轻消费者到上海主要商业街区和商圈打卡消费。
【大河财立方消息】11月11日消息,上海市消保委日前发文,对一些平台推出的“先用后付”功能进行讨论。上海市消保委文中提到,通过模拟消费者体验发现,多家头部电商平台都推出了“先用后付”“先享后付”等消费者无需提前支付钱款,0元下单即可体验商品,满意后再付款的授信赊购服务。
上海市消保委1月8日透露,2023年尽管国内游市场在疫情后快速恢复,但入境游市场的发展仍然面临不小的困难。2023年8月-2023年12月,上海市消保委联手携程共同开展课题研究,通过访谈消费者与旅游企业、组织专家会和行业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策建议。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永新)上海市消保委3月11日发布信息显示,上海市汽车保险消费调查情况。相关调查发现,线上线下投保渠道畅通;燃油车与新能源车车主虽然在保险服务体验上存在差异,但对理赔效率、定损金额上的关注是一致的。
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汽车专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汽车保险消费调查,并于3月11日公布调查结果: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汽车保险作为消费者用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权益保障。
中新网上海3月6日电 (记者 陈静)在当前的外卖市场中,消费者在订购外卖时除了支付食品本身的费用外,还需额外支付打包费和包装费。对此,上海市消保委方面6日接受采访时指出,这种强制打包费的做法不仅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市消保委”)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就106短信签名标注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并取得了积极共识。近年来,106短信平台已成为垃圾短信的主要发送源头,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消费理念变得愈加理性,更加注重性价比。因此,很多商家推出的低价折扣、随买随退的团购优惠券备受年轻人青睐,“有券先囤着,不用随时退”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新习惯。但是,这些券的折扣幅度和优惠力度的真实性如何,想必是很多消费者心中的疑惑。
原标题:上海市消保委发布2023年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七大需关注问题(引题)“轻医美”、付费会员、养生等上榜(主题)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刘浩3月12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2023年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七大需关注问题。
“双十一”电商大促季又到了有消费者反映付款方式默认为“先用后付”有的消费者根本没有意识到以“先用后付”的方式购买过商品11月11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各购物平台进行实操并致电部分购物平台后者进行了相关回应付费问题默认首推“先用后付”导致用户体验不佳打开淘宝和拼多多后记者发现在绑
3月11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2022年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其称,2022年,市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2万余件,通过投诉梳理和相关消费调查,结合消费市场发展趋势,总结出以下问题,建议社会各界加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