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部分外媒又刊登出了一条“中泰签署克拉运河项目合作备忘录”的报道,称中泰将联合在克拉地峡挖掘一条沟通泰国湾与安达曼海的运河,将印度洋到东亚港口的航程缩短到1200公里,船舶可不必绕道马六甲海峡,直接从印度洋进入太平洋。
作为世界上最繁忙,最重要的航运通道之一,马六甲海峡的战略价值似乎是不可动摇的?错!那是因为目前中国和泰国合作的克拉地峡运河修建还在讨论中,如果这条运河真的建成,马六甲海峡的长期“霸主”地位,恐怕会就此不保!历史遗梦还是现实利器?
泰国民间组织就修建克拉运河进行可行性研究引关注 中泰共建运河有可能吗? 佛山日报讯 记者郑金城报道:昨日,不少媒体报道“中泰两国在广州签署克拉运河合作备忘录”。虽然消息最后被证实是误读,但是“中泰共凿克拉运河”的话题还是引起中泰两国各界的热议和畅想。中泰共凿运河有可能吗?
有媒体5月19日报道称,中泰两国近日在广州签署克拉运河合作备忘录,拟议中的运河全长102公里,400米宽,水深25米,双向航道运河,横贯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克拉运河得名于克拉地峡,所谓地峡,是指连接两大半岛的狭长陆地,如已建成运河的巴拿马地峡、苏伊士地峡。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欢】日本共同社7月28日发布消息称,被称作“东方巴拿马运河”的巨大项目有可能已悄然启动。该项目计划在泰国南部的马来半岛挖掘全长超过100公里的大运河,使船只无需通过马六甲海峡便可从印度洋进入南海及太平洋。
今年8月18日,佩通坦·钦那瓦就任了新的泰国总理,而上任不久她就在社交软件上发文说中泰两国情谊深厚,并且自己致力于推动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此类言论不免让人想到了泰国长久以来的一个期望,很有可能会寻求中国的帮助,那就是克拉地峡的陆桥计划。
《日本经济新闻》讯,近来泰国南部“克拉地峡”突然成为关注焦点,原因是在该地建设横跨马来半岛的运河及铁路设想相继出现,使其成为可避开马六甲海峡的新物流路线。尽管前景尚不明朗,但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及其主导的亚投行(AIIB)的存在提高了世界对东南亚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关注。
泰国总理赛塔访华期间,在会见交通运输巨头的中资企业老总时,从怀里掏出出门前内阁刚敲定的陆桥项目。中国网友关注中国面临的马六甲海峡战略困境,必然会听说过中国可能参与开发的“克拉运河”,这个方案甚至被部分利益相关国家看成是要“杀死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