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补钙,你头脑中反映的第一个词肯定是钙片,现在当你走进药店,站在保健品的货架前,补钙产品已经让你应接不暇,各种广告更是天花缭乱,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千万不要迷信钙片,认为给孩子吃了钙片就万事大吉,更不要轻信某些夸大其词的广告。
经过若干年钙片广告的不懈洗脑,全民补钙的观念已深入骨髓。在补钙大军中,中老年朋友是永远不会掉队的群体,补钙防骨折是很多中老年朋友长年坚持永不动摇的信念。然而,绝大多数中老年朋友都不知道,真正有助于预防摔跤、骨折、失能的营养素,并不是钙,而是——蛋白质。
经过若干年钙片广告的不懈洗脑,全民补钙的观念已深入骨髓。在补钙大军中,中老年朋友是永远不会掉队的群体,补钙防骨折是很多中老年朋友长年坚持永不动摇的信念。然而,绝大多数中老年朋友都不知道,真正有助于预防摔跤、骨折、失能的营养素,并不是钙,而是——蛋白质。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1.
仅是普通糖果,却宣扬具有“脾胃调理功能”——据媒体报道,类似这样夸大、神化普通产品功效让观众误以为是保健品的直播不在少数,有的主播则直接带货保健食品,如复合维生素片、鱼油胶囊、钙片等,且在介绍时暗示观众其食品具有治疗功效。直播带货已是消费者选购商品的常用渠道之一。
最近,驼奶钙片在短视频平台成为网红,不少带货博主都在推荐。云无心也拿某品牌的该类产品做了比较,营养成分表中显示每 100 克含钙 1513 毫克,每片重 0.7 克,按照推荐每天吃两片,也就是含钙 21.18 毫克,这相当于 20 毫升牛奶的钙含量。
据报道,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平台主播夸大、神化普通产品功效,让观众误以为是保健品。也有主播直接带货保健食品,如复合维生素片、鱼油胶囊、钙片等,且在介绍时暗示这些保健食品具有治疗功效。网络主播的“嘴”,“保健食品”的“水”。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演员潘某代言违法保健品广告,被没收违法所得约25.8万元,罚款约25.8万元。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潘某以自己的名义和形象为保健食品作推荐和证明的行为,违反了广告法规定,在保健食品广告中作推荐、证明,构成违法代言广告行为。
近日,忠县工商局汝溪工商所接到一刘姓老人投诉,称被某保健商家的广告所打动,购买了价值上千元的保健药品,购买后未得到药品。据老人介绍,6月的一天,他家院坝里来了一位推销保健药品的年轻人,称他推销的“钙加钙”片和“虫草氨基酸”营养液保健药品,在大城市和药店都很难买到。
最近,《北上广依然相信爱情》、《鬼吹灯之精绝鬼城》等剧凭借“私人定制”广告植入把老话题升华到全新高度。人物三句台词不离某食品饮料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丧心病狂”的是,你随时要从广告与剧情之间跳进跳出。植入企业老板更是亲自上阵,成为剧中性格独具的核心人物。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信用中国(广东茂名)网站发布一条处罚信息,涉及信宜市优爱母婴用品店,该店发布虚假广告。具体信息如下:行政处罚相对人类别个体工商户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信市监处罚〔2023〕80号处罚类别罚款罚款金额(万元)1.
1、新盖中盖高钙片“这人要上了岁数容易缺钙,除了锻炼,补钙也是关键,新盖中盖牌高钙片,它含钙高,吸收好,适合缺钙的中老年人补钙,一天一片,还能预防骨质疏松。哈药六厂生产。” 杰伦:相信我 我也会让你成为幸福的人 YANG JI YEON:啊?
2023年以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互联网广告、户外广告、“神医”和“神药”广告等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广告导向监管,依法查处医疗、药品、食品、医疗器械、教育培训、房地产等民生领域违法广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有力净化全市广告市场环境。现公布第二批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据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潘粤明及上海东铪商贸有限公司因违反广告法规定发布保健食品广告,分别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约25.8万元、112万元,同时潘粤明还被没收违法所得约25.8万元。
“你与人交往时是不是因为口腔有异味而尴尬,现在有一个火爆产品‘清幽卫士’糖果,由纯植物和中药磨成粉压制而成,可以清除口腔异味,安全无副作用,还能调理脾胃……”某直播平台,一位主播正在热情介绍产品,且特意强调该产品的“脾胃调理功能”。有观众询问:“可以清除幽门螺杆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