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也能是投资品。2008年,宣纸顶流品牌“红星”推出了一款奥运纪念宣,一刀(一百张)售价2008元,红星品牌部经理严琳彼时刚入职一年,月薪刚过千的她怎么也不理解,“一刀纸何以要用上两个月工资?”严琳没有购买,一个月后,这刀纸价格升至2800。
央视网消息(记者 何川)11月9日,“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高质量发展”走进安徽宣城市泾县丁桥镇,听这里的老艺人们讲述“宣纸王国小镇”鲜为人知的故事。在这里,数百家电商崛起,一座投资上亿元的交易中心即将建成,投资8.29亿元的宣纸初具雏形。老艺人们心里明白,宣纸的未来已来。
一个妾室带进家门的异姓小姑娘,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了造纸大户陈家的掌舵人;有跌跌撞撞、也有尔虞我诈,一幅宣纸制作、不断推陈出新的生动图景也由此徐徐展开……这部由重庆作家董无渊带来的非遗主题网络小说《一纸千金》,继圈粉无数后再获殊荣。
“薄如蝉翼洁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均匀润墨分浓淡,纸寿千年熠熠馨。”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宣纸享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美誉,不但薄如蝉翼、抖似细绸,而且气韵万千,写字则骨神兼备,气韵生动,作画则神采飞扬,层次分明。
宣纸制作工艺——晒纸。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人民网宣城5月19日电(记者周坤、张俊)“轻如蝉翼白如雪,薄似细绸闻无声。” 作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人们常用八个字形容宣纸的魅力——“墨韵万变,纸寿千年”。
转载自原文作者:新生万物在中国宣纸之乡泾县,秀丽清淑的风景从远处铺展开来,铺成了一片挥墨载史的大地。画家刘海粟赞美宣纸曰:“ 纸寿千年,墨韵万变。”宣纸,成就着文人墨客的千年风雅,也书写着璀璨文明的隽永悠长。
在中国宣纸之乡泾县,秀丽清淑的风景从远处铺展开来,铺成了一片挥墨载史的大地。画家刘海粟赞美宣纸曰:“ 纸寿千年,墨韵万变。”宣纸,成就着文人墨客的千年风雅,也书写着璀璨文明的隽永悠长。本期大型非遗焕新纪实节目《新生万物》走进泾县探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奥秘。
作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文房四宝之一,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与其他纸张相比,宣纸具有质地绵韧、纹理清晰、光洁如玉、吸水润墨、不蛀不腐等特性,“轻似蝉羽白似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从而享有“纸寿千年,墨韵万变”的美誉。
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23日电(李美莹 李家榕 阿秀奕 王佳睿)“这纸是用来做什么的啊?”“我一直很好奇,宣纸在还没干的时候就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晒干了之后为什么不会粘在一起?”面对网友们提出的种种疑问,“90后”宣纸晒纸工姚云夔总是耐心地一一解答,更是将解疑答惑视为自己的分内之责。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从选料、浸泡、捞纸、压榨到烘干,每步工序都凝聚着宣纸匠人的智慧与汗水。日前,马来西亚书艺总会会长黄瑞庆携华裔艺术家及青少年来到安徽省宣城市,踏上探索“纸中之王——宣纸”的旅程,和中国青少年、企业员工一起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
触摸那些伟大作品中的心灵记者:2018年《宣纸上的中国》出版后,广受欢迎,书中很多篇章还被《文摘报》《中外文摘》《解放日报》以及人民网、光明网等多家媒体转载,您觉得《宣纸上的中国》是否达到了您写作的预期?李北山:其实当初我的预期很低,就是能够获得出版社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