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赤壁》在杜牧的这首诗中,古代诸多兵器,他没有选择戈、枪、或者是矛,而是选择了戟。但戈的武器优势却并没有消失,而是被戟完美的继承了下来,并得到了更好的发扬,作为古代军队的主战兵器,一直被用到了宋朝。
戟在历史中前期确实用于战场,特别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战场结合冲锋是当时战场上常用的战法。这主要源于小说的需要,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人物形象必须令人深刻,那么对人物武器的渲染有助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映象。
故事背景是刘备受天子之命征讨袁术,结果前脚刚迈出徐州地界,后脚就被暂居小沛的吕布袭了老窝。入进退两难境地的刘备,知道自己没有实力夺回徐州,便巧施“反主为客”之计,反过来去投靠吕布,还自愿将徐州就此让出,自己驻军小沛。
俗话说“红粉赠佳人,宝剑佩英雄”,那一些真正能够在战场上称雄的名将,如三国时期的关羽、张飞、赵云、吕布等人,能够做到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固然自己本身的实力极为出众,同时坐骑与武器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点在吕布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
今天要和大家讨论的是我国古代极具争议的一件冷兵器,这件兵器在我国的冷兵器史中非常出众,有些人认为它是战场凶兵,也有人认为它是徒有其名实则银枪蜡头中看不中用,到这儿大家应该有人猜出来它是什么兵器了,它就是在我国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吕布的兵器“方天画戟”。
于横竖撇捺间,领略华夏山川壮丽;在金戈铁马处,书写英雄豪情激昂。《成语探华夏》第二集节目以“金戈铁马”为主题,带领观众穿越烽火岁月,探寻军事相关成语的深厚底蕴。从冷兵器时代的刀枪剑戟,到影响历史进程的战争谋略,每一个成语都浓缩着智慧与勇气,诉说着中华民族的英雄精神。
“方天画戟”是兵器“戟”中的一类,因其戟杆上加彩绘装饰而得名,又称画杆方天戟,顶端呈“井”字形。由于这种兵器对使用者要求极高,所以在历史上,方天画戟更多作为仪设之物,较少用于实战。而在演义评书中,以方天画戟为兵器的武将同样两极分化,要么是一流高手,要么是战五渣,很少有中庸之人。
孙悟空初出江湖,从花果山的老猴子嘴里得知,东海浩瀚无比,奇珍异宝无数,敖广老龙王又有收集兵器的爱好。于是孙悟空前往龙宫借宝,东海龙王相继给他了三件兵器,大捍刀、九股钢叉和方天画戟。方天画戟是一种特别的兵器名称,因其戟杆上加彩绘装饰,又称画杆方天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