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新疆和田12月4日电 (陶拴科)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这里风沙肆虐,环境恶劣。然而,就是在这不毛之地,一群平凡而伟大的人正默默编织着一条绿色的“围脖”,为沙漠边缘的绿洲、城市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陈海云、李亚云 文赵媛媛 编辑何翔任 统筹投稿邮箱 ilzever@aliyun.com艾德莱斯绸被称为古丝绸之路的“活化石”。2008年,传统的艾德莱斯绸织造工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艾德莱斯绸,维吾尔语意为扎染绸,外号“玉波甫能卡那提古丽”,意思是布谷鸟的翅膀花。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拍热扎提·阿不都 热依达11月2日,从于田县出发,驱车向北行驶20公里,便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他们正在给塔克拉玛干沙漠织绿色‘围脖’呢。”于田县林业和草原局国家级公益林管护站站长麦提尼亚孜·阿西木,指着正在用芦苇铺设草方格的村民说。
编者按回望2024年,有这样一群平凡的人“意外”地走到了聚光灯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织“绿围脖”的“中国治沙人”;用视频记录四川农村老人欢乐生活的“大森子”;跳进湍急河流中救人的“成都砸车侠”……他们的行为/故事,总在偶然的一瞬,牵动我们的情绪,给我们爱和力量。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日报电(记者毛卫华)荒山寂寥鸟影绝,古道苍茫人迹灭。七秩之前,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便呈现此般荒凉之景,人迹罕至。沙漠边缘的城郭,长年累月经风沙侵蚀,经济发展始终受限。新中国的诞生,为那片曾经贫瘠荒凉的沙漠带来了生机。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一套”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千百年来,沙漠边缘流沙不断入侵绿洲,防沙治沙、“锁住”沙漠边缘是当地重要的生态课题。依托“三北”工程,几代人历经40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给塔克拉玛干沙漠织就了一条“绿色围脖”——长达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
【这些暖心故事90】光明日报记者 赵明昊 靳昊 孙金行 光明日报通讯员 宋唯一“爸,爸,快看,锁边合龙了,合龙了!”晌午的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阳光已铺满沙丘。阿力木江从“井”字形草方格上一跃而下,平头铲一戳,给老爸做起直播。“看到喽!儿子,看到喽!
被称为“三北”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分布着我国84%的沙化土地。以防沙治沙为目的,起始于1978年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如今已经进入了工程实施的关键期、攻坚期。去年8月以来,我们全面启动“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治理是其中之一。
玩转4A+5A级景区, 当辽阔的草原遇上热情的沙漠,让您体验特色塞外风光 ; 探寻沙漠中的世外桃源, 黄沙漫漫中寻觅喧嚣之外的心灵净土; 草原绝美景色燃爆朋友圈, 夜晚观赏草原星星,早上欣赏草原日出…… 行程亮点 奔赴一场高质量旅行 Trip Highlights Go on a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家林草局今天(30日)发布的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57.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6.81%。沙化土地面积168.7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58%。
□张燃 张璐(山西传媒学院)截至目前,新疆已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建成了长约3000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仅剩下南缘不到50公里的空白区,这里是南疆风沙危害最深、条件最恶劣的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人民坚持向最难处攻坚,在精准处发力,力争在12月上旬实现锁边“合龙”目标。
事件梳理40多年,33.76万平方公里,全长3046公里,我国最大的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被锁边合围,一下子上了热搜,并且在全球引起轰动。未来沙漠变绿洲将指日可待,全世界只有我们干成了。很多人,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朋友,跟我一样可能不了解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