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CTO兼自动驾驶CEO张博在演讲中认为,未来交通出行将在交通基础设施、出行交通工具和共享出行3个层面发生智能化变革。张博介绍,滴滴自主研发的“桔视”车载摄像设备,覆盖了滴滴50%以上的网约车订单和300多个城市。
近日,做了3年多滴滴司机的刘先生遇到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困扰,原来滴滴平台停止了对其所注册账号的派单服务,也就是说他接不到单了,而原因竟是他拒绝了滴滴平台的一项强制要求。作为滴滴老司机,刘先生习惯晚上接单。
和几个老司机在聊天,大家聊到运管(交通执法人员)在抓滴滴的时候,怎么那么厉害,一抓一个准。在交流经验的时候,大家总结出下面这些心得体会,估计运管也是按照这些“经验”来识别滴滴司机的吧。一,开的是十几万的汽车(新能源车)。
滴滴司机李先生近日向本报热线23602777反映,滴滴平台强制要求司机花599元押金安装桔视记录仪,这本来是为了保护司乘双方权益,但他被乘客投诉后,滴滴平台不听他辩解,甚至不调取车内监控录像,直接对他进行扣分处理。
滴滴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等信息被罚80亿,网络执法来了!其中通报中的一句话,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网络安全审查还发现,滴滴公司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由此开启了网络安全法的执法先河,在网络时代,有必要从律师的角度进行解读,普及一下网络安全知识。
年底了,滴滴、嘀嗒、一喂顺风车的司机们估计都在琢磨着怎么多赚点钱,还没琢磨出结果,相关部门就开始加大力度查车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雪上加霜的是滴滴新一轮管控也来了!仅一周时间,有723个司机被抽检到高峰时段多平台接单,从而被取消150分安全分。这意味着什么?可以跟滴滴说拜拜了!
很讽刺,笔者体验了三天滴滴司机,上瘾了。每天早上出车看到“点击接单”这个选择,我莫名地躁动,我希望点开的同时,就能接到一个10公里以上的订单。但往往接到的都是距离我2公里,送2公里的起步订单。三天后我发现,网约车这个行业风险太大,与收入不成正比。
7月21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依法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80.26亿元罚款,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人民币100万元罚款。经查明,滴滴公司共存在16项违法事实,归纳起来主要是8个方面。
滴滴APP下架了,这么多年来的一个出行打车工具,居然就这么下架了,本来也没什么感触,平时基本上也不怎么用滴滴,偶尔用几次,还被滴滴的司机说,现在开这种网约车不好干哦,滴滴通过大数据每天给你派的活就是那些,已经完全不是多劳多得,能者多赚的概念咯,但今天读了下关于这次APP下架的原因分析,来龙去脉,却深感恐怖,细思极恐,而对于像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细思是远远无法能想到的应有的恐怖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