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去设施农业园区调研时记的笔记,还有老百姓的一些建议,系统整理后,我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大对蒙东地区老旧日光温室暖棚土壤进行改良的建议’。”在全国人大代表赵会杰的行李箱里,有一份特殊的调研笔记,里面“藏着”满满的干货。
央广网北京2月22日消息(记者修治国 宝音 赤峰台记者端木)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如何让群众更好地增收致富,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过去一年不断思索的问题。一年来,她进大棚,访农户,深入了解群众增收的瓶颈。
在贵州,立足资源禀赋,全力做大做强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在浙江,创新开发“浙农帮扶”系统,共享21个部门帮扶政策,农户在线提困难诉求,企业、爱心人士在线提帮扶意愿,“一键直达”解决农户需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中)在蔬菜大棚了解西红柿的生长情况。(资料照片)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赵会杰是内蒙古赤峰市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2018年,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小庙子村的发展情况。“总书记仔细询问垃圾分类、耕地面积等细节。”回想起当时的一幕幕,赵会杰至今记忆犹新。在发言中,赵会杰邀请总书记来赤峰市看一看。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说起这些年的基层工作,最大的感触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何时何地,基层党组织都是乡村发展的主心骨,在乡村治理之中,必须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让党员在各项治理中积极主动地示范行动起来,这在乡村熟人社会发挥的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陆华宇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仝昕昕):每年春意盎然之际,全国两会都会与“三八”国际妇女节联袂而至。来自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女性代表和委员们,带着一年来的满满收获,在两会舞台上绽放独属于她们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