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经典红色乐曲《东方红》响彻寰宇,揭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序幕。那一刻,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扬眉吐气,《东方红》更是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美好记忆。
1964年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修复校色修正版 || 影视展播(12)影视展播:音乐片:《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 影视展播(01)电影《舞台姐妹》完整版(曹银娣 谢芳 上官云珠)||影视展播(02)「4K高清」现代京剧电影《沙家浜》|| 影视展播(03)电影《智取威虎山》
追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排演作者杨茹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半期,是咸中发展史上的最好时期之一。《东方红》的演出人数众多,样式多样,场面宏大,以ー个小县中学之力,演出这样的剧目,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学校有多年开展文艺活动的基础,有许多文艺人才,再加上师生们的热情和意志,排练很快开展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的征程上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同步推出“历史上的今天”栏目钩沉那些已然过去的“今天”启迪新时代的奋斗者今天“仍需跋山涉水”在新征程上再创荣光1964年10月2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首演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19
1970年4月24日,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经典红色乐曲《东方红》响彻寰宇,揭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序幕。那一刻,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扬眉吐气,《东方红》更是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美好记忆。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纪念章《东方红》剧照1964年,为庆祝建国15周年,在中共中央的直接支持下,北京、上海的地方和部队系统70多个文艺单位的音乐舞蹈工作者、北京各业余合唱团成员共3500人集体创作编演了一场规模空前庞大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为探寻音乐舞蹈史诗这一艺术形式如何承载革命历史记忆和传承革命文化,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烛照永恒”实践团队前往北京、广州、如皋等地,走近《东方红》的亲历者和排演场地,从当年的研究者、表演者的口述和对展览馆人员的采访中,重温中国革命的历史记忆,感受《东方红》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
1964年10月,在新中国文艺舞台上,诞生了一部影响巨大、意义深远的经典作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它以磅礴气势与恢宏场景,激情洋溢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英勇奋斗、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