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霍纯晓 庄文楚 姜珊 济南报道9月9日,在济南市天桥区K88名泉广场爱心集市上,一位免费为市民磨刀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叫董隆基,今年75岁,退休以后,他主动投入到爱心事业中。
天津北方网讯:昨日下午,在月牙河南路公交站旁,一位八旬大爷认真地磨着刀。这位老大爷名叫刘俊明,是黑龙江省铁力市朗乡镇林业局的退休木工。2004年,退休后的刘大爷扛着板凳,背着包,从黑龙江出发,每到一处都会义务帮人磨刀。
别看每个工具都是奇形怪状的,它的每一处设计都是,我们从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而得出的灵感,可以说它就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答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但它们也更离不开我们,因为每一样工具,无论它有多么的厉害,都会有所磨损,特别是一些铁制用具。
在桓台县起凤镇鱼三村,有一位志愿者叫崔兴州,今年已经97岁高龄了,他义务为左邻右舍磨剪子戗菜刀40多年,直到现在,还在继续为邻居们服务着。崔兴州已经97岁了,这一手磨剪子呛菜刀的技艺,是在他40多岁的时候学得的。
孙秉伟过了小满,如李清照所吟“应是绿肥红瘦”的时节了。可在我所住的小区里,一片片浓绿间,粉红色的蔷薇花、大红月季、白黄相间的金银花,还竞相展现着花容。天阴,加上雾,地面有些湿漉漉的。与老伴在小区里散步,怕摔着,相互抓着手仔细看着路慢行。
山东有个打刀客,走南闯北大半生。有人问:你现在有什么愿望吗?他说:有什么愿望?还不是为了生活吗?不是为了钱吗?他为了钱,但是有人用500块钱向他买头上的帽子,他说不卖!90原创,欢迎点个关注哦。前言人的一生,从欢笑中出生到落泪时死亡,如雨般落下,看似相同,实则轨迹不同。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0日讯“磨剪子嘞戗菜刀……”在过去,这熟悉的吆喝声,伴随着一代代人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现如今,走街串巷磨剪子戗菜刀这个传统行业,就像它的吆喝声一样渐行渐远,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
刘永殿免费磨剪子、磨菜刀远近闻名,周边居民常请他帮忙。在青岛市市北区昌乐路八旬老人刘永殿的心目里,邻居都是住在隔壁的亲人。2000年夏天,退休的刘永殿正在院子里乘凉,听到邻居抱怨说家里的刀钝得不行了,想找个磨刀师傅,可一周也没有找到。刘永殿当时就萌生了学磨刀给邻居帮帮忙的想法。
朱培忠师傅正在进行磨刀的第一步。记者 史欣欣“磨剪子嘞,戗菜刀!”这样的吆喝声抑扬顿挫,高亢悠长,那一声声吆喝伴随着剪子、菜刀等金属器物发出的声响印在老济宁人的脑海里,令人难以忘怀。朱师傅刀具摊的磨刀工具。
“磨剪子嘞!锵菜刀!”这样走街串巷的吆喝声在城市里已经很难再听到了。满街都是各式各样的大小饭店,宾馆酒楼。然而,许多厨师常常会因为想找个好的磨刀师傅而犯愁,一些老厨师也纷纷感慨,掌握传统的磨刀技艺的人已越来越少了。磨刀的老者名叫丁立发,68岁,山东潍坊人。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大小新闻客户端5月11日讯 火红的马甲、黝黑的面庞、磨刀霍霍的声音在谈笑间仿佛奏成一首美妙的乐章。这是出现在蓬莱区登州街道麒麟社区内的一景,也是居民朋友们竞相打卡的“网红服务”——红心老党员免费戗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