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因郑国庄公选此地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代景帝时,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自隋炀帝开了通济渠,汴州城就成了东南大地物资北运之枢纽,中原钱粮之命脉。启封古城自唐延和元年一并合入汴州,汴州从此成为治所。
目次:先秦 汉 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金元 明 清。清·贺龙骧编,计有孙不二撰《坤元经》 1 卷,《坤诀》 1 卷,《女修程途》 1 卷,清烈古佛撰《女丹十则》 1 卷,周中贞撰《女金丹》 2 卷,傅金铨述《樵阳经女工修炼》 1 卷,不著撰人《坤宁经》 1 卷,二蛾山人述《女工炼已还丹田说》 1 卷等。
丹道既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智慧遗产,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生命科学体系。从实用角度看,它为现代人提供了身心调适的有效工具;从文化历史维度看,它深刻塑造了中医、武术、哲学等传统文化形态,并持续为现代社会的精神生态提供启示。对于既无师承又对丹道有兴趣的道友,可从以下丹道经典入手。
文/青青南山(玉策)据《抱朴子内篇·金丹》记载,“往者上国丧乱,莫不奔播四出。余周旋徐、豫、荆、襄、江、广数州之间,阅见流移俗道士数百人矣。......无一人不有《道机经》,唯以此为至秘,乃云是尹喜所撰。余告之曰:‘此是魏世军督王图所撰耳,非古人也。
《抱朴子》是晋代葛洪编著的一部道教典籍。《抱朴子》分内外篇,内篇20篇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虽为道教典籍,《抱朴子》强调人不能单纯地从修炼方术入手,人生的抱负也不能仅仅是遁隐山林,要想真正修炼成仙还要建功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抱朴子》是晋代葛洪编著的一部道教典籍。抱朴子内外篇共有8卷,内篇20篇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 《四库提要》谓其“辞旨辨博,饶有名理。”鲁迅赞其“论及晋末社会状态”。1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