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瓷器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中国的明清两代,这一时期的五彩瓷器以其丰富多彩的釉彩和精湛的装饰工艺而闻名于世。五彩瓷器起源于明朝,特别是在明朝中后期开始得到显著发展。五彩瓷器是在宋、元时期釉上红、绿彩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
创烧于明朝宣德年间,明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是预先在高温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烘烤而成。
清乾隆 御窑仿永乐釉里红。本品直口,细颈,扁圆腹,椭圆形圈足,颈肩处饰如意形双耳。通体釉里红为饰,口沿外饰双弦纹,颈绘竹叶纹,腹部绘「眉寿白头」图为主题纹饰,繁花山石之间,两只白头翁正回首凝望,一翎一羽,神态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