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雨水增多、网红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知了猴的价格比往年贵了20%左右,由往年的0.85-1元每只上涨到1-1.5元每只。高昂的价格带动“知了猴”养殖产业日渐火爆,潍坊人爱吃的“知了猴”已经逐渐走向全国人民的饭桌。
每年夏天都会有许多知了(蝉)在枝头鸣叫,它们的声音十分洪亮,但是它们的寿命却十分短暂,一般只有15天左右。在昆虫界,其实蝉的寿命是数一数二的,短则2-5年,长的话可以达到十几年,只是它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地下,吮吸树根的汁液过活。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李群6月29日上午10时,在高青县田镇街道台孙村高青益民农业专业合作社,50亩金蝉养殖基地内正在喷淋洒水,每棵柳树1.3米高处均缠有胶带。“林下金蝉是我2年前‘种’下的,今年出土后爬到胶带处金蝉就上不去了,逮着方便。”孙雷鸣对记者说。
夏天的夜晚,总是少不了嘶嘶蝉鸣。打着手电筒,钻进小树林,如同探宝般地在树上、地下仔细搜寻......“捉金蝉”,是不少聊城人的童年回忆和应季游戏。这种有着“知了猴”“知了龟”“爬叉”等多种民间俗称的高蛋白动物,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独特的饮食风味和自带的游乐“属性”深受人们青睐。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晓培)进入夏季,很多老徐州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这样一件趣事:夏夜里一头扎进树林,用手电筒在树干上“扫描”,发现金蝉就快速捉住放进小桶里,这些“战利品”不仅美味,更给人们留下了有趣的记忆。渐渐地,野生金蝉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金蝉养殖基地火了。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句古诗,说的是儿童捕蝉的乐趣。如今,一只小小的蝉,带来的不仅是美味和趣味,还有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在淄博市高青县田镇街道台孙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把蝉的一生作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来运营,让一棵又一棵树下爬出了软黄金,实现了亩产收益1.3万余元。
摄制/刘子恒 王思宁纵览新闻记者 吕若汐7月的夏夜,蝉鸣声不绝于耳。23日19时许,沧州青县盘古镇马庄子村村东的一处柳树林里灯光闪烁、身影穿梭,热闹非凡。青县锦仕旺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伙人许忠胜换上一身破旧的衣服,头戴照明灯,进入林业基地开始捕捉知了猴。
来源:【泰安日报-最泰安】最泰安讯特色农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对于加快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肥城市安驾庄镇以强村富民为导向,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着力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七月份以来,是安驾庄镇北石沟村佳泰农场最忙的时候。
还有不断攀升的气温,热乎乎。今天,就来和小编一起走进“蝉”的世界吧~第三个阶段是成虫,若虫在土中蛰伏三五年后,会在植物根部附近的地面上凿出一个个的洞,然后顺着植物的树干往上爬,找到安全位置后开始变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蝉脱壳”,“脱壳”后就成为正儿八经的知了,这个阶段的它们最为常见,每年夏天就是它们趴在树干上,扯着嗓子叫唤。
每到夏天晚上,喊上小伙伴,带上手电筒,到树林子里或苹果园中,仔细看着地上或树上,或有小洞,或刚在树上爬着,抓着它们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小桶,有的半夜就能抓上百只,村头路边,有人专门回收,好像是几分钱还是一角左右一个,已经记不清了,但在孩子们眼里,一晚上能挣不少巨款呢!
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广东篇。近年来,在广东组织化、系统化、项目化推动下,省内高校院所作为纵向帮扶的重要力量,深度参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通过人才下沉、科技下沉、服务下沉,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