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前人的刘邦也深谙此道,在前后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8月—前202年1月】中,把这个方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调动可以团结联合的各方力量,来共同对付最强大的敌人——项羽,终于在汉五年正月【公元前202年】垓下之围中完成了对霸王项羽的最终击杀。
引言周灭商后,周天子分封天下,诸侯国林立。后来出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后来秦始皇统一全国,在全国推行中央集权制的郡县制。而汉朝初期却实行了郡县与分封相结合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被分封在一定地域的诸侯王国,既受汉朝中央节制,却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其特殊地位延续了五十年之久。
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综合考虑秦制和周制后,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一方面继承秦朝的郡县制,由中央直接委任官员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分封同姓和异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郡县与封国并存。
#头条创作挑战赛#“七国之乱”作为西汉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庞大的宗室内乱,其诱因虽然是汉景帝采纳《削藩策》大举削藩,但究其源头,却是刘邦所推行的“郡国并行制”。那么,从刘邦分封九大刘姓诸王作为皇室屏障,到中央朝廷与地方诸侯矛盾的全面爆发,期间到底经历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