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古巷,与元大都同龄,目前已有750年的历史,明清时期,这里是北京的“富人区”。漫步其间,突然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说,人生只是过客,何必执着。活着,你以为很重要的,死后,这些又与你何干。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杜梨9月1日起,南锣鼓巷166家商户全面取消窗口售卖餐食,改为室内堂食。如今,新规施行即将满月,南锣鼓巷变得怎样了?南锣鼓巷作为国内外游客体验老北京文化的窗口之一,人流蜂拥而至、热度居高不下,街区面貌品质如何至关重要。
初次听到南锣鼓巷的名字,只是觉得好玩,这个地方是敲锣打鼓唱戏的场子还是专门制作锣鼓的作坊?不得而知。第一次见到“南锣鼓巷”还是在怀柔的影视城。一处古色古香的街巷,恰巧在外景拍摄,远远地看见“祥子”们拉这洋车穿堂走巷。
春天的气息渐浓,京城各大景点人头攒动。旅游市场回暖是好事,但卷土重来的不文明现象也令人扼腕。据北京晚报报道,近期南锣鼓巷客流量激增,清洁工已然忙不过来,尤其是周末。自打春节以后,几乎每周六晚上闭市后,清运垃圾的工作会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多才能告一段落。
身边的变化,今天我们讲述的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南锣鼓巷的故事。南锣鼓巷:老胡同里的新生活南锣鼓巷全长780多米,建成于元大都时期。在主街的两侧,各有8条胡同,分布着800多个院落,完整保存着元代“里坊式”的胡同肌理。这里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接踵而至。
.南锣鼓巷.南锣鼓巷,这个名字让你一下子想到锣鼓喧天让你想到一场大戏即将上演.可是,行人的脚步匆匆那些胡同或者巷子深处的叹息终究被热情的吆喝声音淹没.南锣鼓巷,这个名字当然也让你想到偃旗息鼓想到一场大戏已经悄悄落幕..
据网友@小闲闲爆料:1月18日(周一),南锣鼓巷,有个知名的网红当街卖萌,不明真相的群众纷纷围观合影。【关注大燕图片公众微信号 大光圈(jjjphoto),获取更多影像资讯】功夫熊猫人偶手上的牌子写着:卖萌,祖传秘方,不萌不要钱。
北土城地铁站外的街道两旁高挂着大红灯笼。中国青年网记者 黄昂瑾 摄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12日电(记者 黄昂瑾)2月11日,丁酉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蓝天下的南锣鼓巷人头攒动。记者沿路看到,灯笼、中国结等象征春节元素等饰物依然悬挂在街头巷道。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记者今天(8月29日)从南锣鼓巷管委会和东城区交道口街道了解到,南锣鼓巷正在进行街区业态提升,9月1日起,南锣鼓巷166家商户将全面取消从窗口售卖餐食的方式,羊肉串、面筋、酸奶一类的小吃售卖将全部搬到室内。目前各餐饮商户正在抓紧调整。
五一假期,你出去旅游了吗?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节假日游客爆满,看景变成“看人头”;原本的文化风貌走样,商业气息越发浓烈……北京的南锣鼓巷作为老北京胡同文化的代表多年来闻名遐迩,是不少来京游客行程单中的必备“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