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梦雪 上海报道从“卖水”引流到申请牌照,大厂从未放弃放贷的生意。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知名票务平台大麦网悄然上线了一项“借钱”服务,植入在大麦网App“我的”页面中,由第三方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提供服务。
9月28日,有消息称阿里旗下饿了么、优酷、大麦、考拉海购、书旗等应用均已接入微信支付。对此,阿里巴巴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阿里巴巴旗下应用陆续接入微信支付的消息属实。阿里巴巴坚信,分享、连接和开放是健康数字生态的基础,我们会继续与其他平台一起面向未来,相向而行。”
一网友发帖分享抢票失败的经历近日,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的大麦APP账号频繁出现抢票失败的情况,甚至部分余票充足的演出项目也不能成功购票,怀疑账号被系统限制。海报新闻记者向大麦APP进行求证,官方客服表示,系统不会给账号设置限制,但是会对购票所用设备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不少网友近日发文说,大麦上线了候补功能,需要收取总票价6%的手续费。大麦官方客服7号表示,该服务费是基于平台技术开发及运营维护成本收取,目前只有部分演唱会开通了候补功能。据大麦候补须知,当用户使用大麦候补功能在线购票时,大麦将向用户按照总票价6%的标准收取候补服务费。
近日,南都记者从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官网获悉,北京大麦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因未经批准,擅自出售演出门票,依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五十条之规定予以没收违法所得4776.6元,罚款5000元的处罚。
央广网北京11月3日消息(记者于琦)今年以来,演出市场空前火热,也使得诸多票务问题浮出水面。票务平台抢票界面进不去、付费时显示“库存不足”、票源数量少……“抢票”“退票”“黄牛”等词语频频出现在消费者的“吐槽”声中。
来源:江苏省消保委 11月6日, 大麦上线演出门票候补功能, 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讨论。 有网友戏称, 大麦有自己的12306, 但是与12306的免费候补政策不同, 大麦的演出票候补功能需要加收候补票价6%的服务费。
澎湃特约评论员 予恒11月6日,“大麦上线候补功能”冲上社交媒体的热搜。由于该功能需收取总票价6%的手续费,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针对此事,大麦网客服称,服务费是基于平台技术开发及运营维护成本收取,候补未成功之前,该订单可以随时取消,6%服务费也会退款。
近日,大麦网推出了一项新功能——门票候补。这一功能对于那些热门演唱会抢不到票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坏消息:大麦网将收取总票价6%的候补服务费。11月6日,#大麦候补收取票价6%手续费#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演唱会现场。图源:卡乐图片 贾琼/摄大麦网推出的“门票候补”,给了不少还未抢到票的人希望——点击页面,候补登记,预付票款。然而,大麦却对每张门票加收了原票价的6%作为候补服务费,消费者预付全款后可进行候补,此举引发了部分消费者对候补服务费合理性、合法性的质疑。
11月6日,南都记者发现大麦平台针对个别演唱会上线了门票候补功能。在门票售罄的情况下,除了“缺货登记”的选项,还增加了“付款候补”,平台能在有票时自动帮抢票。南都记者询问大麦官方客服得到的回复是,该功能于今日正式上线,用户可在开启该功能后通过app获得消息提醒。
来源:上海网络辟谣 最近,数场即将在上海举办的演唱会开票信息登上了热搜榜,很多歌迷晒出了成功抢购到门票的截屏,“手慢”的歌迷却表示又遗憾又不甘心。与此同时,社交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上有关“门票转让”的信息多了起来。 上海辟谣平台调查发现,很多转让信息的可信度不高。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实习生 张源中8月23日中午12点整,某明星组合“吉祥如意”2024巡回演唱会成都站正式开票。门票售价在380元至1380元不等,门票开抢后秒售罄。2024“吉祥如意”巡回演唱会“真的不考虑成都再加一场吗!”“有没有二开啊,没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