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测量、观察、访问…… 3月7日上午,沁阳市常平乡西铁村,该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生态修复科工作人员,在一棵千年国槐树下,详细记录其身份信息,为做好保护工作提供翔实的资料。“现已完成286株古树名木实地调查和登记。目前,正在对这些基础数据进行再确认。”该中心党组副书记赵亮说。
【来源:江海晚报】濠南别业前张謇栽下的两棵古紫藤南通市文化馆前200余年的朴树通大附院西院区门诊楼前700岁的古银杏树南通中学校园内580多年的古楸树历时十余月,我市现已全面完成了新一轮城市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古树欹斜临古道,枝不生花腹生草。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唐代诗人徐凝《古树》一诗写道。古树,是活着的文物,是绿色的国宝、历史的见证、乡愁的纽带。如何更好地保护古树,让饱经沧桑的古树苍劲如初?
嵩岳寺内的国槐树。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古树是自然界的“活化石”,是绿色文物,也是游子的乡愁牵系。这些历尽沧桑的古树,散布于闹市之中,广布于乡野之上,记录着自然的年轮,见证着人世的变换。
来源:【吕梁日报-吕梁新闻网】本报讯(记者 王洋 通讯员 王雅丽) 古树名木被称为有生命的绿色“活文物”,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历史、文化、科研价值。近日,交口县人民检察院开展了古树名木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让其“老有所依”。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古树名木,被称为“绿色的国宝”,又被称为“有生命的文物”、自然界的“绿色活化石”。继全国古树名木科普宣传周在浙江省绍兴市启动后,9月27日上午,河南省塈郑州市2024年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在新密市袁庄乡山顶村举办。秋风老古树,枯藤挂山村。
【来源:浙江省林业局_国内外动态】近日,河南首部古树名木保护标准——《古树名木保育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发布,将于4月20日起正式实施。《规程》指出,古树是经依法依规认定的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依法依规认定的稀有、珍贵树木或具有历史价值、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全媒体记者 王飞 罗宁 通讯员 宋艳广古树名木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传统文化,记载着历史变迁,是“活文物”“活化石”。9月23日-30日是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保护古树名木,全民共建共享”,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保护古树名木的知识。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于扬 李玉坤 实习生 郭磊9月,古朴厚重的周口市淮阳区太昊陵内,苍劲有力的侧柏,正以蓬勃向上的姿态,展现在游客面前。在不久前公示的全国“双百”古树推选结果中,这里的133棵侧柏,以平均树龄400年的实力,入选“100个最美古树群”名单。
来源:【云上河南】“古树名木是一座城市、一个地方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者 ’,为此我们积极开展古树保护工作,确定专人对责任范围内古树进行动态管理和定期巡查,确保古树不被破坏、健康生长。”义马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董来林说。
来源:【赣南日报】本报讯 (温浩 杨琦)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遗产,是有生命的绿色活文物、活化石。近年来,瑞金市深入开展古树名木实地普查,建立古树名木图文档案,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瑞金建设。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活化石”、森林资源的瑰宝。近年来,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从“文物”“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的视角,将“古树名木”视为独特的文化资源,发掘其具有的重要科学、生态、历史、文化、景观与经济价值。中国已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
大河网讯 你见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树吗?你知道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活化石”、森林资源的瑰宝吗?你又是否知道在河南一共有多少株被称为“绿色文物”的古树名木?据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河南是古树名木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古树名木总数超过50万株,排名位于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