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1929年时任教育部部长蒋梦麟所说,在“开国建元,与民更始”之时,“采用了世界各国大多数采用的太阳历:一面既合‘改正朔’的古义相符,一面又得到合世界从同的便利,这实在是中华民国开国史上第一件咸与维新的大事。”
无论是马上要过去的2024年,还是即将要到来的2025年。精准的说法都要加个公元,最为准确的说法那是要加个公元后!2024年是公元(后)2024年,2025年是公元(后)2025年!有公元后,就有公元前,公元前2024年(与公元后2024年对应)是我国的夏朝帝槐十七年。
历法阴历、阳历、公历、农历,大家分得清吗?历法,一个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却也经常混淆的概念。所谓历法,就是根据天象制订的计算时间方法。毫不夸张地说,大多数人根本弄不清楚阳历、阴历、公历、农历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以至于简单粗暴地认为,阳历=公历,阴历=农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
每当逢年过节,或者计算生日的时候,公历、阴历、阳历、农历这些词就统统跳出来,每天都在用的“日子”也在这一刻变得混乱起来,很多人脑海中公历=阳历,农历=阴历,但是用了这么多年依然没搞清楚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那今天小编就带你一次性搞清楚这些混乱的“日子”。
人类对时间的感知源于昼夜更替、四季轮转,但是时间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那我们如何确定今天,或历史上某一天到底是哪一天呢?这就需要首先人为设定一个时间参照点,作为记录年份的开始,然后根据距离这个参照点的时间长度来确定具体年份。这个时间参照点就叫“纪元”。“纪”通“记”,记录之意。
从夏历的制定使用到农历春节正式定名,中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变革,始终以华夏子弟守更待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期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幸福的美好寄托为主线,体现了秉持传统、尊重文化、天人合一的民族特性以及韧性,形成独特的中华文明标志性文化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