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亲一直有口臭的老毛病,刷视频看到‘香港大药房三清贴’专治此病,就买了用,感觉有改善,就让我帮她上网复购。但到货后,我吃惊发现,香港的老字号药,怎么是河南南阳生产的,我是不是买到冒牌货了?”天津李女士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说。
“港药店”游走于法律与监管边缘 深圳已查处多起港药店售卖假药案如今“网购”的内容无所不包,一些挂“港药”招牌的淘宝网店也经营得风风火火,真正“港药”严格的质检标准,加上价格优势,使它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深圳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了“港药店”的聚集地。
香港海关日前接获一名内地游客举报,指佐敦一间药店的店员涉嫌以误导手法令顾客相信中药材是以“两”计价。当有关中药材被磨粉后,店员才表示是以“钱”计价,与预期价格相差10倍。3月20日,香港海关拘捕两名药店店员,他们涉嫌使用误导性遗漏的不良营商手法销售中药材,违反《商品说明条例》。
香港经济在今年的第一季度保持平稳增长,访港旅客人次也超过了1100万,宏观上为香港本地经济发展带来机会,但是零售及餐饮业却普遍悲观,认为生意不及预期,同时他们得出一个惊人结论,那就是疫情之后,来自内地的旅客不再跟以前那样大手大脚购物,豪饮豪食挥霍,而是转向了更为节俭的“穷游”方式,有餐饮界业人士感叹:内地旅客人均消费降约两至三成。
第二次去香港买熊猫血用的抗D免疫球蛋白了,把遇到的坑跟大家说下(为何要自己去,中希网代购太贵了,拜耳每支1800人民币,强生每支2550人民币,到香港高铁也就两百多元,算上来回,买一支就把钱省回来了)。
最近圈妹发现,香港讲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了,看来通关后,游客已经重返香港了。但随着游客增多,一些坑游客的老套路又开始重出江湖。药房骗局一位来自广州的黄女士来港旅游,她的朋友托她买药。黄女士听说,香港药房卖的东西会比屈臣氏、万宁便宜,就去了佐敦白加士街的药房。
这是《香港一日》的第1484期铜锣湾4间黑药店劏客被点名谴责 谨防黑店改头换面欺客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今日(7日)点名批评4间铜锣湾药店,谴责他们以卑劣销售行径瞒骗顾客,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严正谴责他们的不良营商手法,主要涉及俗称“斤变两”、“两变钱”,涉及投诉金额近60万元(港币)
海关版权及商标调查科调查主任陈溢龙讲述案情时表示,被捕5人年龄介乎28岁至90岁,包括涉案供应商2名负责人、1名药妆零售店负责人及2名药妆零售店职员,涉嫌违反《商品说明条例》,已获准保释候查,不排除稍后有更多人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