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进一步统筹落实居住类城市更新工作,逐步健全我市“1+N+X”城市更新制度体系,根据《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关于开展危旧楼房改建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危旧楼房改建项目审批工作的通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危旧楼房改建有关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文件,编制《危旧住宅楼拆除重建技术导引》,进一步明确危旧住宅楼拆除重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标准和实施要求,指导实施主体在符合现行规定的前提下解决突破难点问题,研究扩大危旧楼房改建试点覆盖范围,旨在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适度改善居住条件,加快推动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光明日报记者 张景华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硕“做梦也没有想到,能在原地住上新家!”站在新家客厅,住户靳桂莲高兴地说,“这新房子,布局好,客厅大,有电梯,楼道里还装了安全扶手!”近日,北京市西城区首个危旧楼改建项目——桦皮厂胡同8号楼改造完毕,首批14户居民拿到了新家钥匙。
1月1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记者从西城区2024年“两会”上获悉,西城区首个危旧楼改建项目——桦皮厂胡同8号楼项目已经封顶,今年上半年,原居民就可原地搬新家。楼体沙化 不具备加固改造价值“墙体裂开、燃气管线都挂在楼体的外壁上……我们非常担忧,急切希望住进牢固的楼房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记者段文平)2025年北京两会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更新研究院总监马云飞提交了四份提案,其中一份为“推动模块化建造技术(MIC、CMC等)在老旧小区拆除重建项目中的应用”。
洪水冲垮房屋致使砖块杂石堆积,邻居房屋因此受潮,责任究竟谁来承担?宅基地因洪灾灭失,原宅基地权利人能否在原址重建?农村建房时,设计方、承包方是否需要具备相应资质?去年“23·7”特大洪水对门头沟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微观档案微观主题:2000年前建造的老房微观地点:通州、西城、朝阳等微观案例:老旧楼房改造,原址拆除重建或进行综合治理9月10日,桦皮厂胡同8号楼新貌。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一栋在2000年前建造的住宅楼,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房龄,它们被统称为老房。
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曾被鉴定为D级危房,居住安全隐患亟待解决,居住品质亟待提升。作为西城区首个危旧楼“原拆原建”项目,也是北京市首个整楼居民均为产权主体的试点项目,这栋将近50年楼龄的居民楼从隐患重重到安全踏实,从“老迈”到“年轻态”,仅用时三个月,居民们为北京速度点赞。
人民网北京9月3日电 (李世奇)9月2日,“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门头沟区专场召开。目前,门头沟区“一年基本恢复”重建任务已如期完成。水、电、气、热、路、通讯等受灾基础设施在整体恢复至灾前水平的同时,防灾韧性大幅提升。
来源:【人民网】住房问题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中央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问题,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相关部委在资金、税收、土地等方面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