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的很多理论也许很有局限性,但是眼光还是很长远的,把农村农业的很多问题都分析透了。回望祖国这百年发展过程,温铁军用了一个词:告别百年激进。国家要富强,就必须走工业化这条路,工业化意味着效率的提升,才会有竞争力,毕竟全球化的模式下面,没有竞争力很难走出去。
是指提前富裕起来的群体,自觉担负起带动其他人也富裕的责任和义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然而近日,一个男孩用“我长大以后想...因为...所以...”造句,然后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他说他长大后想当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继承我的爸爸。
“先富带后富”是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重要经济政策之一,其最早出处是邓小平1985年10月23日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说:“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景,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2月17日举行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先富带后富是在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提出先富带动后富的策略,政策和资源都集中于沿海地区。先富带后富也算一种平衡的用法,当一方水平提高,再相互交流、融合、学习能带动经济较差地区向上补齐,另外双方需要合作因此也会帮助贫穷地带开发,来满足富方需求或开发贫地地方可发展的自然资源,如高山环水可旅游业,土地可以种植经济产物,偏地开发工业工厂还有自然的劳动力运用,如此看来它应该是非常优异的,可是后来为何出现问题了呢?
在刚刚决定“改革开放”的1978年,邓小平说:“允许一部分人或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打消了一部分人对改革开放的顾虑,为改革开放定下社会主义的底色,启动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提出了一句让人人欣喜若狂的名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在当时的条件下,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是时代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