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一行人来到山西省长治的沁县,在县城北边十多公里的山脚下,找到80多年前,闻名全国的“牺盟会”旧址,1937年底到1938年春夏,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总部机关秘密驻地和物资仓库所在驻扎地--伏牛山脚下一座小山村灯杆角。
山西牺盟会灵丘县分会遗址位于灵丘县城原二中校园,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地处县城新华西街路北200米,原为大庙,后因战乱,几经变迁,曾改建成为灵丘县中学、灵丘县二中,现为二中家属楼,四周为城镇小学与居民建筑。
作者:相忘于江湖全面抗战初期,决死纵队是三晋大地一支十分重要的抗日力量。在1939年12月阎锡山发动“晋西事件”瓦解分化之前,决死纵队一度拥有50个团6万余人,这样的规模即便放眼全国模敌后抗日战场也比较少见。
裴丽生,山西省垣曲县人,享年94岁。先后任北平中华中学教员,北平《世界日报》国际版编辑,天津《中国新报》副刊编辑,山西太原成城中学教员,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总会委员,“牺盟会”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牺盟会”洪赵中心区党组宣传部部长、河东办事处主任、路西办事处主任,山西省第三专署副专员,太岳行署副主任。
1936年,在觊觎华北的日本侵略者日益咄咄逼人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委派薄一波、徐向前、程子华、南汉宸、谷景生、裴丽生等多位同志赶赴山西,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经过反复磋商,成立了中共统一战线组织——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
在中条山中,每一场战斗都充满了民间智慧,回肠荡气,让人浮想联翩。日军进驻以来,村民遭殃了,他们把所有男人集合起来,一个一个检查,凡是右手食指处有老茧的,认为是士兵,一律捅死,村中多名女性,惨遭日军蹂躏。
1939年12月,山西发生了一场震撼全国的事变,这是一场不正义的战争,是国民党内部顽固派第一次“反共高潮”的爆发,国民党杀害共产党的军队600余人,绑架了1000余人,一名报社编辑因牵涉其中被生生活埋,这便是有名的晋西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