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要热的还是冰的?”“热的吧!58度5。”“好的哦,请您稍等。”说完店员拿着纸杯放在一个模拟咖啡机里,不一会一杯“拿铁”便做好了。“58度5,小心烫手哦。”接着店员给这杯“拿铁”挤上“奶油”,装上杯套精心地打包后递给顾客.....你以为这是在买咖啡吗?
jelly cat工作人员:油热了,我们开始煎蛋。请问要单面煎还是双面煎呢?顾客:双面煎。jelly cat工作人员:好的。jelly cat工作人员:奶油有什么要求吗?顾客:帮他挤全脂的,然后要多一点奶油。jelly cat工作人员:全脂的多一点,收到!没问题。
近两年,英国玩具品牌Jellycat(中文名称“吉利猫”)无疑是新晋“顶流”。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还是在实体店铺中,Jellycat总能吸引大量关注。前段时间,Jellycat在上海的快闪店活动频繁出圈。
最近热度堪比股票的,还有英国高端毛绒玩具jELLYCAT。jELLYCAT走红后,有人在线上“抢购”,有人在上海jELLYCAT快闪店门口排队,还有黄牛翻倍加价出售进店资格:“预约码”当天可进800元一个,第二天进场的300元。
“要加糖吗?”“奶油给你三圈可以吗?”“你要的是热的,加一层杯套,小心哦。”这样的对话,发生在一间“甜品店”里,似乎理所当然。然而所谓的“咖啡”“蛋糕”其实是毛绒玩具,店员“制作”过程则更像是一场无实物表演。
本报记者 李 萌 尹野平 本报特约记者 李 明 曾 瑞编者的话:从伦敦到上海,Jellycat(吉利猫)快闪店里涌入打包“奶油蛋糕”的成年人;从雅加达到曼谷,20+年龄段的人群等待断货的潮流玩具“拉布布”——这都是在过去一年中发生的现象。
Jellycat的收银台前,人手一只毛绒玩具。“为您的芋泥蛋糕加满奶油哦,这么多够吗?”店员用动画片里的语气问道。“再加点、再加点!”年轻人眼里有光,想象着道具喷桶在摇晃中喷出空气奶油,急忙嘱咐道:“打包的时候可别弄洒了哟!
来源:环球时报 日本《日经亚洲》12月30日文章,原题:中国消费者注重性价比,但仍愿意花钱放松在当下,很多中国消费者偏好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更加注重预算管理,同时他们也愿意花钱进行“情感消费”来放松身心,这反映在2024年中国热销的产品上。
花费30元,能在寸土寸金的南京东路拿下一杯Coach咖啡;58元,能购入一杯带有腕表图纹的万国表咖啡;240元,能在前滩买下一盒LV 5块装巧克力……在上海,年轻人的社交离不开一杯咖啡,如今,沪上奢侈品大牌纷纷叫卖起咖啡奶茶巧克力等快消品,让人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