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专家温铁军介绍中国土地基本制度的“三次激进”与“四次改良”,看了感觉有些实例与历史事实不符,更让人觉得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是,似乎他对老一辈革命家缺少必要的尊敬!下面主要介绍温铁军说的第二次激进与改良。第二次激进与改良后来到了陕北,在一开始的时候不是照样有激进的情况吗?
周恒宇南泥湾千亩稻田(资料照片)。周恒宇摄初冬时节,一辆辆大巴车穿过延安南泥湾的稻香门,来到党徽广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手持相机,背着行囊,带着对南泥湾的好奇与向往,踏上这片红色热土。“在我的印象中,陕北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没想到这里会有一望无际的稻田和湿地。
中新网延安10月24日电(刘越)朋友,我想你一定听说过南泥湾。“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伴随耳熟能详的歌曲,这片充满理想与希望的热土,曾是多少人心向往之的红色圣地。深秋的延安,秋高气爽,瓜果飘香。
当时的形势非常严峻,因为日寇的疯狂进攻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再加上陕北根据地连年灾荒,战士们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1939年二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会上毛泽东尖锐地指出,是饿死解散还是自己动手呢,回答当然是自己动手。
吴德锋游客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内拍照留念。 人民网 吴德锋摄 南泥湾景区风光(无人机航拍)。 田刚摄游客在南泥湾景区拍照。 人民网 吴德锋摄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无人机航拍)。 田刚摄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一隅。 人民网 吴德锋摄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一隅。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光明日报记者 闫 槿 訾 谦 李 洁 孙晶晶延安是一座充满理想与力量的城市。在这里,革命先辈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在黄土高坡上谱写了一曲曲革命浪漫主义的颂歌。延安是让很多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诗句,至今令人动容。
湛蓝的天空漂浮着几朵白云,群山苍翠,平展展的川道里,汩汩流淌的清泉滋润着延伸到山川尽头的碧绿稻田;湿地公园里,水草丰美,水鸟嬉游,荡漾的碧波上,游人竞舟;人居核心处,生活、旅游服务设施高大上,游客时来,人气相继……若不问时空,如今的陕北南泥湾与新时代江南小镇别无二致。
10月21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陕西延安南泥湾,真切感受南泥湾的“好地方、好风光”。走进黄土高原上的“小江南”十月的秋意,为远山的树梢带来了多彩的颜色。广阔的天地间,层层稻浪与水面的涟漪轻轻共鸣。
#理想家生活#1943年,毛主席到南泥湾视察,王震激动不已特意用烧鸡款待引言1943年,毛主席实地考察南泥湾后,决定三五九旅屯田南泥湾。在“有创造精神”王震的率领下,三五九旅屯田南泥湾,“执行总司令亲身指导的屯田政策”。
华商网讯(记者/董旭叶 图片/王警 李杰)“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一首《南泥湾》曾经唱响大江南北,如今南泥湾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小暑时节,万物葱茏。黄土高原上,满山遍野的苹果树,青果半熟,累累叠叠。1060亩矮化密植苹果园,100亩黑枸杞,60亩樱桃园,20亩草莓园,还有葡萄、油桃等10余个水果采摘品种……走进陕西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山上栽下“摇钱树”,树上结下“金果果”。水果水果,“水”字先行。
金秋十月南泥湾稻谷飘香 金秋十月南泥湾稻谷飘香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金秋十月,稻谷飘香。穿过南泥湾的稻香门,经过党徽广场,再往前去,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里虫鸟鸣唱,千亩稻田处处稻浪起伏,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3月20日 星期三 晴今年的天气比往年要冷得多。冷的时间也长得多。这几天,气温终于回升了。一看,到了惊蛰。我决定,开始种南瓜。后山旱地是泥岩风化形成的疏松沙地,透气。小树苗还没长大,不挡光,而且种瓜施肥,对护苗也是相辅相成。但不保水,肥力也不够,要种活南瓜也非易事。说干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