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冰摄 资料图2020年,人们迎来了2008年以来最长的“五一”假期。不过,假期结束,从餐饮、旅游、百货等线下行业的普遍反映看,处于疫情防控之下的线下消费仍处于回暖复苏阶段,一直被期待的报复性消费尚未出现。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5月30日援引多项数据报道,美国人自新冠疫情减退以来的消费“狂欢”正偃旗息鼓。长期以来,美国人用强劲消费支撑经济增长。前两年,美国消费者释放“需求海啸”,高兴地打开钱包,出门看演唱会,到处旅游。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有序恢复。经历了2022年经济下行、新冠疫情冲击后,中国的消费市场表现出较强劲的韧性。2023年的消费将呈现何种态势,备受关注。2023年的消费趋势将会呈现哪些新特征?“报复性”消费是否真的会出现?
众所周知,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广大的民众居家隔离。不能走亲访友,旅游度假。一些商场超市配合政府防疫关门营业。到了2020年5月1放开后,人民就开始把想做但不能做的都做了。报复性消费就开始了。那么今年节后会像去年那样么?
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时隔十年又恢复的五一长假,让“报复性消费”的声音不绝于耳。那么,五一长假旅游人数会不会迎来爆发性增长?景区是否能重现人山人海的盛况?餐饮企业五一回暖是否如期而至?各地消费券政策出台后五一实体店能否恢复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