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绿色湖南】(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作为一半以上国土覆盖着森林的省份,利用林下土地,提升经济效益,对林农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23年底,我省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超过3600万亩,综合产值达到605亿元,居全国第八,但因产业结构问题,亩均产值却低于周边地区。
有不少药农为了提高土地的资源利用率和林中自然资源,选择在林下种植中药材。其种植方式有各种各样的种植模式,中 科 院 药物种植研究所曾派专人在佛宝山“蹲点”种植黄连,研究林下种植黄连的优质高效栽培方法,后来出版了关于黄连优质丰产高效种植的书籍,书中就收集了大量关于林下种植黄连的第一手资料。
创造这个致富模式的人叫刘向高,10年前,他承包了20亩地,先后种上了桃树,梨树、柑桔树,3年后,这些果树相继挂果,但因为这都是大路货的水果,虽然每年都丰收,但因价格太低,赚不了什么钱,五年前,刘向高在果树下种植了一些红薯和南瓜供自己食用。
中新网陕西汉阴6月11日电 (李一璠 王建霞 刘东)仲夏时节,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双河口镇斑竹园村的佳林核桃产业园内,一棵棵高大的核桃树冠幅面积广阔,挡住了炙热的阳光,打造出一个“清凉世界”。核桃树下,一列列整齐的魔芋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深秋时节,位于固安县宫村镇东北村的茸源家庭农场食用菌种植基地内,茂密的杨树林撑起大片阴凉。一垄垄秸秆铺成的“软床”上,赤松茸探出红红的“圆脑袋”,嫩白的菌颈粗壮肥硕,长势喜人。10月19日,在固安县东北村的茸源家庭农场食用菌种植基地,刘建清正在采收赤松茸。
来源:【绿色湖南】(新华社)眼下,在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伊塘镇的食用菌示范基地,刚刚长出来的赤松茸簇拥在一起,甚是可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挖宝”。林下种植赤松茸不仅投入成本低,还能使赤松茸与树林之间形成“生长互补”。
因为野生中药材自然资源有限,为了满足消费需求,自古以来,人们就根据野生药材的生长习性,进行仿野生环境进行种植。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进行中草药种植。比如东北的林下参,就是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人工种植,是当地人们发家致富的一个选项。
9月30日,建宁县均口镇官常村的优质水稻田里,村民们拿着抄网,相互配合收获稻花鱼,田埂边上,一群闻风而来的顾客已经等着购买。“今年第一年就能收获300公斤左右的鲜鱼,每公斤售价70元,干鱼每公斤600元。”村民朱金文展示着金黄的稻花鱼乐滋滋地介绍。
中新网山西新闻10月24日电 金秋十月,秋色正浓。在山西阳高县大白登镇大泉山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阳光透过稠密的树林照在地上,一株株新近萌发的松茸柔嫩茁壮,长势喜人。“松茸生长周期短、见效快,发展有前景。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艾德雄、向宗涛)近年来,保康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灵芝种植产业,铺就高山农民致富路。挖窝、放菌棒、覆土……这几天,歇马镇刘家岭村的村民正利用晴好天气,在林下种植灵芝。过去,保康主要在大棚内种植灵芝,但这样种出来的灵芝部分元素偏低。